第七百三十一章 放下姿态(2 / 4)
尽管钟坤伟给他送来了一个大麻烦,但他却并没有想过把这个麻烦踢给别的医生,因为已经实在无人可踢了。
心脏外科,完全就是孙建光的终点站,他能不能活着离开,那就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有了钟坤伟的口供……不,应该说是病情介绍,检查不但有系统,而且具有针对性。
所以没多一会儿,各项检查结果就出来了,庞主任对孙建光的诊断也已经有了结论:心脏巨大肿瘤。
经过X光片,B超,T,RI等的检查发现,原本在孙建光胸腔左侧的心脏竟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不会跳动的如足球般大小的囊块,初步估计这个肿块不低于十公斤,几乎是正常心脏的两倍大。
在心脏多普勒仪器的显示下,那个类似球形的肿瘤位于原来的左侧心房壁,直径约有十厘米左右,随着心跳带着轻轻的微颤,随时有脱落碎破的可能,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孙建光必死无疑。
庞主任立即召集全科室的精英骨干开会,研究孙建光的治疗方案。
这样病情,基本没有疑虑,只有一个办法能够进行治疗,那就是手术,把这个巨大的肿瘤切掉,并修复受损的心脏。
然而这种手术,必须在建立体外循环的情况下进行,但现在心脏不知道被肿瘤挤压到了哪里,找到心脏虽然容易,再在找到这个不知是否受损心脏后再从心脏里找到心肺大血管建立体外循环,那就使手术升到了一个极高的难度。而这个,也仅仅是第一步,算是术前准备而已。
尽管难度很高,但心脏外科的专家却还能应付,勉强开展手术,可就在这个时候,另一项检查报告从检验科传回来,孙建光是严重肝素耐药体质。
众所周知,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建立之前,必须采用有效的抗凝后才能进行,一般情况下常规采用肝素这种药物来抗凝,然而患者对肝素的抗凝的敏感性差异很大,有极少数的患者甚至是对肝素耐药。
如果对肝素耐药,血液就不能抗凝,那么在体外循环期间可因抗凝不足而导致凝血因子耗竭,广泛血栓形成,甚至发生体外循环后凝血病。
肝素的应用过程中极少数病人会出现耐药的现象,但是很不幸,孙建光这倒霉催就是其中一个。
肝素严重耐药,那抗凝就得不到保障,抗凝得不到保障,那就无法建立体外循环,不能建立体外循环,那这个手术的难度就高到了必须是心脏不停跳状态进行。
然而对于这种心脏不停跳动的状态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