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安稳(2 / 3)
……白家的庶护嫡,嫡子嫡女的重任和担当,知道白家世代辅佐君王一统天下,使天下海晏河清,百姓永世太平的宏愿,这才明白……白卿言哪里是用的什么制衡之术和御民之术,她不过是牢牢记住了……民为邦本这四个字,一切以民出发。
他因白家而感动,也为曾经效忠晋国的白家而不值,后来……又因为白家有了白卿言这样的嫡长女而由衷的敬佩白家家风。
也难怪他们魏国的鸿儒闵千秋老先生,不愿意为他们魏国皇室立传,而愿意为白家著书立传,白家当得起。
他似是下定了决心一般上前,跪地同白卿言叩首:“拓跋耀见过大周皇帝。”
拓跋耀身为魏国皇帝虽然年幼,可皇家人应有的傲骨还是有的。
以前作为白余生的时候,他行礼跪拜那都和魏国皇帝无关,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可怜虫应当有的姿态。
可今日……他以自己的本名向大周皇帝屈膝跪拜,这表示了魏国向大周皇帝屈膝跪拜,哪怕魏国已经没有了。
拓跋耀以为,若是最后白卿言真的能够天下一统,他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向白卿言称臣,甚至愿意为白卿言这宏图大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除了和燕国有私仇之外,拓跋耀以为……只有白卿言这样真心为民的皇帝登上皇位,百姓才能真正过上富足太平的日子。
又凭如今西凉划分在大周和燕国两国的百姓际遇,还有大梁旧民的际遇,拓跋耀相信以白家风骨,是真的将那些归入大周的西凉旧民和大梁旧民当做自家百姓,日后魏国旧民归入大周,他更相信他的百姓也能得到如同大周百姓一样的富足日子。
若真能如此,他也算是对得起魏国的百姓,对得起……祖宗了。
白卿言看着真诚叩拜的拓跋耀,明白他以真名与自己相见,说明……这个孩子自己是想明白了。
她上前,亲自将这半大的孩子扶了起来:“好孩子,起来吧!不必行此大礼!我与西怀王相识,你又与小七同历生死,我们算是自己人了。”
拓跋耀被白卿言站起身来,仰头望着白卿言,再次同白卿言长揖行礼:“白家七姑娘对耀有救命之恩,白家又有收容之恩,可耀未曾以真面目相对恩人,是耀的不是。”
“你身份特殊,不能明言姓名情理之中。”白卿言对拓跋耀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让拓跋耀坐在卢平早就安置好的软垫上。
见白卿言已经跪坐下来,拓跋耀这才跟着跪坐在白卿言对面。
“想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