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访客(2 / 3)
在国内的竞争力极强,几乎每一家现在都面临着扩张的大好机遇,但是资金、机器各方面的因素却限制着他们的发展。
对于这些工厂,约翰必然是要大力支持的
所以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面,约翰一口气又投入了上千万美元的资金,用于他们向亨特拉尔机器公司采购大批设备,帮助他们扩大工厂的规模。而当约翰觉得从美国运输过来很麻烦的时候,在中国筹建一座机械工厂的计划也就开始提上了日程
不知不觉,已经是一月下旬了。
距离约翰预定回北美的时间越来越近,他的心情开始变得有些焦躁了起来。他当然不可能在上海一直待下去,事实上如果加上之前在欧洲的时间,他这次离开北美将会长达半年如果之前老亨特拉尔还在的时候当然不需要担心,但是现在的话
“派出去的人,还没有回来吗”
这天一大早,约翰在餐桌上皱着眉头问道。
一个月前约翰请容闳出手写了很多封信,然后派人送给很多未来中国的强力人物,为的是希望能支持在他们的地盘里开设学校。在约翰的计划中,他希望在那些地方至少建起一所医学院校,如果可能的话后续还可以筹建中小学甚至大学。约翰相信,自己挑选出来的大人物们应该会答应这个要求,比如说鼎鼎大名的阎锡山,肯定可以看到其中的好处。
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回来复命。
“还没有,先生。”
把一碗白粥放在约翰的面前,苏力摇了摇头轻声道:“从收到的电报来看,最快的一个也要三天后才能回到上海先生,哪怕有容闳先生的信,他们想要见到那些大人物也不是很容易,更别说国内现在的局势动荡,很多地方都还不稳”
这件事情约翰一直让苏力紧盯着,所以他很清楚原因。
“唔也是。”
沉默了片刻之后,约翰苦笑着点了点头。
事到如今约翰也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有些想当然了。虽说像阎锡山、蔡锷等大人物应该都会支持现代教育,有人愿意去他们那里办学校肯定是会同意。但是约翰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现在的政治环境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一年,国内正是一团乱麻的时候,有几个人愿意现在考虑这种事情
可是
“时不我待啊”
想到这里的时候,约翰轻轻叹了口气,吃早餐的胃口突然没有了。
如果只是办一些学校,提高一下中国的医学水平什么的,约翰当然可以多等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