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弗莱克斯纳报告(2 / 3)
用力的点了点头之后,亨特开始仔细的说起了自己的来意:“您知道,两年前美国医学会成立了医学教育理事会,并且在首次年会上提出了两项改革建议,一个是执行美国医学教育入学的标准化,另外一个是在全国实施理想的医学课程,包括两年的实验室科学培训和两年的教学医院临床轮转”
一边享受着奥斯勒教授的咖啡,约翰一边认真的听着对方的诉说。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医学的中心转移到了德国。严谨的德国人给现代医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他们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实验室,同时又设立了最先进的医师培训制度,从而让德国医学一飞冲天,开始了几十年的世界霸主之路。
而与此同时,美国的医学界包括医学教育界依然是一片混乱。
除了鹤立鸡群的亨特拉尔医学院和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之外,包括学习他们的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等等,现在依然无法说得上是现代的医学教育。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美国有三种医学教育体系。一是学徒制,虽然已经比较少见了,但是从业医师们手把手收徒还在小城市和乡村里广泛存在二是私营训练学校,几个医师自己开个小学校,直接就开始招收学生三是大学体制,学生们在教室里听课,在医院接受临床训练。绝大多数的学校都是私营的,各自讲授着五花八门的医学课程,学习两年之后就可以拿到医学博士学位,家里条件优越的会去欧洲,比如英法德等国进修,家境差一些的直接背着药箱开始给人看病,然后亲自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冤魂
即便是那些大学,往往也无法让人满意。
只有极少数的学校要求学生们入学前必须有两年的大学学习经历,只有亨特拉尔医学院和跟进的霍普金斯要求必须拥有大学学士学位。而其他的大学医学院,对入学学生的检测极为简单,一些学生甚至还允许招收文化程度极低的学生入学当年那个小女孩儿收获多个录取通知书的事情,可不是一个笑话
而医学院的教育,更是让人不堪忍受。
由于师资力量和硬件条件的限制,多数医学院实验条件非常差,差到全校甚至没有一台显微镜二十年前的哈佛就是如此。而且教师们的教学方法过多使用讲授法,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少,或者根本没有,有些学校的学生在毕业前甚至都不会接触一次患者。总体来说,大多数医学院常年依靠广告来进行招生,只要掏钱就敢给你发医学博士证书
“所以我们坚持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