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任务(2 / 3)
纽约的解剖学教授就咧了咧嘴,呵呵笑道:“说实话,以前在欧洲的时候总觉得已经很满意了,但是到了纽约让我再回去欧洲,忍受那少得可怜的经费,我恐怕就受不了了。不过遗憾的是,我们的实验室纯粹就是花钱的,没办法像埃尔利希先生那样还能挣钱”
对于亨氏医学院的条件。没有人会觉得不满意。
历史上的爱迪生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团队,靠着雇佣的那些人给他积攒专利,所以有了后世明大王的称号。`拜耳一百多万马克投资的研究大楼,给他们带来了阿司匹林和hai1uoyin,创造了海量的财富。正是因为他们,西方世界才开始越重视科学研究大规模的投资会越来越多。也正因为如此,第二次工业革命才会由受过教育的科学家们来主导,而不是像第一次工业革命那样,由经验丰富的工匠们所主导。
但是即便如此,亨氏医学院的投入依然让人惊叹。
至少这位解剖学教授就从来没有想过。不但自己实验室所有的人都拥有自己的显微镜,就连学生们上课时也可以保证人手一台这样的投入在他看来已经不能简简单单用奢华来形容而且顶尖的研究环境也让他总是有些担心,生怕这样投入在某一天突然断掉,而早已经习惯了的自己恐怕无法接受回到过去的状态了
“我倒是觉得。不是不可能啊”
在其他人的笑声中,约翰忍不住摸了摸鼻子,笑眯眯说了一句。
“嗯”
随着约翰的这句话说完,办公室里很快就安静了下来,其他人那种自嘲似的笑容也都消失了,一脸惊奇的看向了校长大人。
听起来似乎是句玩笑话。但是说话的可是约翰亨特拉尔
在座的都不是外人,全是约翰身边最重要的下属之一,自然很清楚他的家史和名下的产业。这家伙从十四五岁开始就一直创造着奇迹,从自行车道汽车,从蓄电池到阿司匹林,从磺胺到抗毒素血清,再到后来的交流电和无线电,哪一个不是挣大钱的就连随手创新的一个体育运动,他都能搞出耐克和阿迪达斯两个赚钱的公司出来
他要是说能赚钱,那说不定就真能
“可是”
稍稍犹豫了一下,埃尔利希皱着眉头问道:“我们学校每年的开销实在是太大了,哪怕我们研究所每年都能明一种新药,百分之十的净利润还有一半要奖励给个人,剩给学校的只有百分之五,这恐怕”
“不不,我的意思可不是说你们研究所”
摇了摇头,约翰笑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