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不可限量(2 / 3)
女儿伊万卡还真算是个尤物。
“爸爸……”
看到汤普坐在沙发上,正准备出门的伊万卡招唿道。
汤普点了点头,算是应下了,转而问道,“杨帆现在搞的动作越来越大了!”
高盛,摩根大通要为启航代发债券,这可瞒不住汤普这个身在纽约的亿万富翁。早在几个月之前,高盛,摩根大通就已经在自己的客户中放出类似的消息。
毕竟启航的条件有些苛刻,哪怕高盛,摩根大通心里也难免没底,所以会提前放出消息,看客户的反应。反馈是出乎高盛,摩根大通意料,很好,很热烈,大家认购的热情很足。
不足一个月,高盛,摩根大通就手持了超过十三亿的意向,这也是后期谈判陡然加速的最大原因。
对高盛,摩根大通来说,这笔债券发行的费用确实不太高,可是他们要做的也很少啊,放个消息,然后把意向转换成实际单子就好了。他们做的就是把合同弄好,等人上门,就这么点工作,上千万美金的收入,很爽啊。
见父亲说起这些,伊万卡看了看腕表,还有一些时间,就撩起裙摆坐在父亲的对面的沙发上,“杨帆在美国很多投资者中,很有认同感!”
如此热烈的认购人情,并不是高盛,摩根大通的发行能力真有这么强,而是在他们很多用户中,对启航,尤其是启航的创始人杨帆是极为认同的。认为钱放到杨帆手里,哪怕明面上的利益很低,等日后转成股份依然比其他投资更合适。
这就是杨帆的市场信心,就像之前互联网泡沫时,市场对互联网企业的信心直接就从股价上表现出来。雅虎破千亿美元的市值,亚马逊,ebay,甚至一些刚建立的企业几百亿,几十亿,少说也是几亿的估值……
这些市值建立在什么上面?
说什么前景,不就是市场信心吗,否则呢,建立财务上?
就那几个企业,营收凄凉,利润还在亏损,凭什么有这么高的估值。当然,后面互联网泡沫的破灭,证明了很多人的市场信心是盲目的,狂妄的。
九八年从中国起家,九九年就来美国发展……
短短几年间,杨帆不仅在中国互联网上成为了绝对的王者,在美国也是互联网有数的巨头之一。
如今又在手机上进行了爆发式突破,又进入了另外一个庞大的产业,汽车。而启航在新能源,新技术上,投资一向不低,而且一些发展趋势都极好。
这一件一件摆出来,哪一件都足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