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奇葩的逻辑(2 / 4)
朋友,时间久了自然就凑到一起成了闺蜜。
杨帆可不知道李柳出门就给曾经涿城店的另一个前台杨琳打了电话,见到故人,确实,一年多没见,李柳现在已经称的上故人了。尤其知道她们现在在启航的体系里混的还不错,是以心情更明朗了一些。
就这样,杨帆保持了一副良好心情到了顶层。
窗外的阳光很晴朗……
坐在办公桌前稍微处理一下文件,杨帆突然想起了一件事,直接把电话打到了伊莉莎的手机上。
“老板是不是想我了?”
伊莉莎沟通方式还是那么直接……
不过她现在的中文那真不是普通的溜,甚至那种外国人的口音都听不出来多少。
“想你个大头鬼!”
对于伊莉莎这种直接的沟通方式,杨帆很没脾气的说道,反正不管说多少次,她一直都维持着这种沟通方式,“你在美国吧?关于未来研究所有点事需要你做!”
未来研究所就是杨帆让张晓她们在京城成立个人智库。
一听这个,伊莉莎抱怨道,“老板,我太伤心了,你为什么每次一开始就说公司的事,我们就不能有些其他的交流吗?”
杨帆,“……”
摇了摇头,杨帆也不再这个问题上跟伊莉莎纠结,而是直接吩咐道,“帮我在美国找两个媒体传播专家!”
“干嘛?”听到杨帆的吩咐,伊莉莎奇怪的问道,“老板又要炒作什么事了吗?”
“不是,就是让他们看新闻!”
伊莉莎,“……”
请俩专家看新闻那是个猫意思……
见伊莉莎沉默,杨帆知道她有些不理解,就解释道,“美国那边新闻太多了,而且在中国绝大多数根本看不到,所以我需要找两个人先把新闻给我过滤一遍,然后把重点新闻传过来。”
伊莉莎也搞了很长一段时间公关了,一下就明白了杨帆的意思,“你是说的那种信息收集?需不需要分析!”
杨帆耸了耸肩说道,“纽约时报的风格就成!”
纽约时报什么风格,很多时候就是公正,没有偏向的陈述,也很少有分析……
杨帆就要这些原汁原味的新闻,至于这则新闻怎么解读,杨帆肯定不会让别人来替代自己。
其实不止美国那边的新闻需要人来帮忙处级筛选,国内的新闻也一样,在信息越来越多,尤其随着互联网发展,海量的信息会铺天盖地的来,这时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