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奸商中的战斗机(2 / 4)
学校交给当地教育部门负责管理,然后就跟你没什么关系了,确切的说,你负责的只是捐款,建学校的事你都不用负责。
当然,杨帆不是说这种模式不好,至少可以方便很多人并没有多少精力的人,他们只要拿出一笔钱来就好了,但是,仅仅这一种模式太单一了。
要说公益基金的资金去投资带来收益,然后按比例投入公益,从而达成公益基金自身跟公益事业共同发展的局面,从而形成一种有序,良性的发展的模式在很多人的眼中就是不合理的,你不是做公益吗,做公益怎么还要去赚钱?
没错,就是有这种偏见……
或许千年遗留下来的习惯,大家对公益印象其实就是一汪死水,也不用考虑自身发展的问题,就是单纯的靠外界注入就可以了。
杨帆更想把启航公益基金做成活水,有外界的注入最好,没有外界注入自身也有一定的造血机制。
叶清婉,“……”
这个理由叶清婉也不好说什么,她是可以理解公益基金的作用的,尤其听了杨帆的话后,自然知道这确实是一个好机会。
通过赵咏龙跟刘蕾给那些老人们搭上关系,可以抵消启航基金这种在国内属于不正常的模式带来的压力。一旦启航启动在那边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后来再用这种方式就方便的多了。
大不了再用类似的模式操作一遍罢了。
反正国内的老区多了,还多数都是那种交通不便,偏远贫困的老区,很明显,同样是做公益,杨帆选择了一个收益最大的选择,不要认为同样的贫困山区,那些革命老区跟普通地区一样,尤其那些老人很多还都在世的时候。
只是多数地方交通极不便利,实在是没发展的条件罢了,就是勉强进去,考虑运输成本后也会大大降低竞争力,可是启航基金对利润要求并不高,哪怕能勉强维持,甚至少量亏损,从而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也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社会效益本来就是启航基金的重视点之一。
比如说,启航基金试图开发那边的梅山水库,纵然没有利润,可实际上维持杨帆所说的那一套东西已经需要上千人了,而周边一共也就几万人口,这上千人至少能带动近万人生活的改善,这本来就达到了公益的目的。
至少启航基金想从根本上改善这么多人的生活,要是纯投入的话代价只会比这个高,不会比这低。
同样,这么做启航也能收获到更多的东西……因为这种模式是持续产生效益的,而不像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