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针锋相对(2 / 3)
本来杨帆是不想放的,陈大刚沉默寡言,当过兵,打架能力不弱,老实却不怕事,再加上算上曾经,杨帆已经跟他聊过很多次,对他的人品也很相信,正合适当司机加保镖的人选。
胡晴干脆绕过了杨帆,直接找到了陈大刚两口子,征的两人同意后,直接跟杨帆摊牌!
杨帆如今在上学,暂时用不到陈大刚,便说定让胡晴先借用个半年,趁着这段时间赶紧找替代的人,得到陈大刚的确定才算同意了……
胡晴说什么杨帆还有怀疑,但是毫不怀疑陈大刚是那种一口吐沫一口钉的人。
因为杨帆提前的警觉,也有过赵磊那次粗心大意的前车之鉴,之前才特意让陈大刚开车守在门口,不管有事没事,就当预防万一了。
打架之后,杨帆便让陈大刚跟了上去,还真没想到有了收获。
仔细想了一下,杨帆感觉对这事能洗清楚自己就行,其他的还是别牵扯过深,过多的牵扯很有可能就让自己陷入市里关于涿城开发的争夺上去。
这种牵扯到政治的东西,最好少碰!想着,杨帆便跟对着车内后视镜整理头发的胡晴说道,“现在有事没,没事的话就先送我去东城派出所!”
拢了拢秀发之后,胡晴瞥了杨帆一眼,娇声笑道,“这下算是欠我人情了吧!”
杨帆,“……”
去了东城派出所,杨帆把照片都交给了派出所,里面有带着天湖大楼上时钟的照片,可以清晰的表明成像时间。
照片底片留在手里,杨帆同时对派出所郑重的表明,自己一定追究对方诬陷的责任的。
不管对方是因为什么,既然选择了诬陷自己,那就要有失败后承担后果的心理准备。
虽然杨帆尽量想避免卷入争夺涿城开发的漩涡中去,可惜事情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第三天,共青团主办的《中国青年报》就有了杨帆的新闻……
其中着重介绍了杨帆求师郑国光,之后对经济极有研究,附署的《房改下的市场趋势》,《二十一世纪,中国机遇!》,《新世纪,新经济》等论文皆发表在国内重要经济期刊或者内参上。
最后还介绍了《无间道》在香港那边迎来了盛况,已经有大导演寻求改编,同时杨帆在高二时达过游泳二级运动员的经历也写了上去。
总之,杨帆摇身一变,便成为了经济学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文坛的青年作家,体坛后备力量,就是所谓的素质教育的典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那么被保送国内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