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壮士 (五 下)(4 / 5)
外,你还能给我什么好处呢?赶紧说出来,否则,我可没耐心再陪着你玩儿!”
他本想咋呼对方一番,从其嘴里逼问一些大食人在这附近的详细情况,以防追杀过程中遭遇敌人的援军。谁料叫做苏适的小家伙却会错了意。一把抓住薛景仙伸过来的手掌,大声喊道,“我,我父亲可以帮你们。一起对付大食人!在大食人打来之前,木鹿城就是我们家的,我父亲在百姓当中威望很高!不信,不信你问他们几个!”
说罢,将手向另外几名被拉出来的俘虏一指,用一种古怪的语言哇啦哇啦喊了一大通。
那几名铠甲颇为华贵的俘虏本来已经觉得生还无望,没想到自家少主跟唐人老爷还能说得上话。立刻爬了过来,手按自己胸口,同时,嘴里哇啦哇啦地不住嚷嚷。一看就知道是在赌咒发誓。,
“我说得不算。你们向他讨饶吧。他才是主将!”薛景仙侧身让开,笑着把众人的目光引向王洵。
“将军饶命,将军饶命!”苏适立刻带着随从爬向王洵,双手伏地,头如捣蒜。
“你怎么能保证,你父亲可以帮我们一道对付大食人!”突然间捡到一个宝贝,王洵也有些心动。皱了下眉头,继续追问。
“我,我…..”唐名叫做苏适的年青俘虏四下看了看,确信周围没有其他俘虏懂得唐言,压低了声音回应道,“不瞒唐人老爷,我家本来就是被迫投降大食人的。我曾曾祖父活着的时候,还做过你们大唐的官儿。叫什么刺史,对,东安刺史。当时整个那密河沿岸都向大唐效忠,被叫做康居都督府!我家还有人做过康居都督府的长史,负责宣扬大唐教化。”(注1)
“怪不得此人能说一口流利的唐言!”薛景仙冲着王洵笑了笑,低声说道。唯恐王洵不知道这段历史,他又耐心地向对方介绍,“至少是总章二年之前的事情了,当时咱大唐疆域直达阿姆河。只可惜随后便失去了此地。而国内又因为武后当政,导致内乱不断……”
听出自己活命有门儿,苏适立刻打蛇随棍上,“我,我曾曾祖父,也是因为没有得到大唐的及时支援,才不得不投靠大食人的。否则,我家族的人也不会一直学习唐言!”
这话未必说的是实情,但苏伦家族准备在大食与大唐两大势力之间骑墙的心思,却暴露无疑。否则,其家族也不会将九十多年前的故事,告诉给子孙。并且还费了好多心思教导苏适学习标准的长安言语。
想到这儿,王洵向薛景仙看了看,迅速做出决定,“我决定相信你的话,但你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