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进香(二合一求月票)(2 / 6)
清哑点点头,还是看着她。
吴氏就说这五桥观音庙多灵验,谁家媳妇求了生儿子了,又有谁家老娘生病大夫都看不好。去庙里求了一道符化水喝了就好了,又有谁家求姻缘等等,“一到庙会的时候,人挤不动。那个大树上挂满了红绸子。”
清哑含笑听着这些民间传闻轶事。
她之所以一听“五桥观音庙”就动心,不是为了去庙里进香,而是听娘和嫂子们说起过几回观音庙的情况,对那环境感兴趣。
五桥村在景江上游,离乌油镇还有十几里。原名吴桥,因为村中水网交错,有五座石桥。久而久之,人们便称呼为五桥村了。
五桥村头有个观音庙,庙前有棵银杏树,几人合抱粗。
清哑第一次听见这个地方,脑海中就浮现一副图画:
一棵古老的银杏树,张开庞大的树冠,稠密的枝叶间系满了红绸纸签;一座古老的庙宇,并不轩昂壮观,青石路缝隙和青砖墙面上布满苍苔,斑驳脱落;善男信女从水陆各道赶来。满脸虔诚地或围在树下磕头,或一步三拜地拜向庙里
这情景给她一种奇妙的感觉。
今天吴氏一提,她便答应要去。
当晚便收拾东西,准备第二天起大早走。
巧儿也要去。被吴氏哄住了,让她在家陪娘、带弟弟。
次日凌晨,清哑带着细腰细妹,吴氏带着杨安平家的和两个媳妇,另有阮秀带四个少年护院驾船,一行人往五桥赶去。
且说五桥村。村尾有个老篾匠赵大爷。
正月初四那天,赵大爷家来了两个青年汉子,他对邻居说是他远房表侄,因家里没得过才来投奔他。兄弟俩都是一脸络腮胡子,头发蓬乱,一身拖泥带水的衣裳,袖子拖老长,看着有些邋遢,好在一个体格健壮魁伟,一个身材修长挺拔,才没那么显落魄。
兄弟俩撑一条小船,在水上打鱼讨生活。
有时早出晚归,有时几天不见回。
见过几次后,村里人就习惯了有这两个人在。
有时打了鱼,他们就坐在庙前的银杏树下,一边卖鱼一边听人天上地下闲扯,讲些风土人情和乡间趣闻。
那年轻一些的汉子很少说话,偶尔插一两句,也是问的多。
老大就话多些,有问有答。
这日早饭后,兄弟两个提着起早打的鱼又来到银杏树下。
树下已经坐了许多做小买卖的:有卖米糕的,有卖豆花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