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天工 > 第八百一十三章 这是怎么回事?

第八百一十三章 这是怎么回事?(3 / 4)

相比之下,南宋这幅摹本是纸本墨色,水平稍逊,艺术价值相对就低得多了。

所以,在女史箴图原本已经佚失的现在,通常都把唐代摹本当成真品来看待。

女史箴图原画绘于东晋,推测在公元380至400年间。那时候罗马帝国还没有分裂,欧洲现代国家连出现的端倪也没有,美国的出现更是漫长时光之后的事情。

那时候的中国正处于魏晋时期,儒学思想受到严重冲击,“独尊儒术”的局面结束,老庄、道家、佛教……百花齐放,形成了一个精神上极度自由,思想上极度开放的时代。

所有剧烈变化的时期也是文学艺术之花绽放得最热烈的时期。

这种时代与思想的转变,让魏晋时期的艺术呈现出了全新的景象。

在此之前,中国的文学艺术慎重端严,更注重对人的内在德行的考察,注重“教化”的意义。

而从这个时期开始,艺术审美逐渐占据上风,这一特征尤其体现在了魏晋的人物画上。

魏晋时期关注女性美,欣赏女性美,并在生活上进行模仿。男性涂脂抹粉在那个时代是非常流行而且风雅的事情,在之后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非常少见的。

张华作女史篇的时候,是将它作为对当时专权的贾后的一个讽谏,因此绘的是“女德”,是想要“苦口陈篇,庄言警世”,其实主要目的是说教。

但是顾恺之在为它绘制插图的时候,却仍然展现了当时的审美情趣的变化,同时体现了他自己的美学追求。

女史箴图整幅画采用游丝描手法,用笔精细绵密、繁密无际,如“春蚕浮空,流水行地”。线条贯穿画面,使得三米多的长卷极具整体感,每一段相对独立,又前后照应,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极高。

顾恺之提出了“悟对”与“实对”的说法。

实对指的是对单个人物眼神的刻画,悟对则是对多个人物眼神与神态交流的捕捉。

因此,他不仅笔法细劲连绵,设色典丽秀润,对女史箴中每一个情节的设计以及其中人物的描绘都非常传神,达到了极高的审美情趣,放在整个时代中间来看的话,更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

毫无疑问,出现在公元三世纪的女史箴图是华夏绘画史上的顶级珍品,即使只是唐代摹本,也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在华夏绘画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之前,它一直被收藏在紫禁城建福宫花园,慈禧太后时期被移往颐和园。

八国联军入侵的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