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 峰会(2 / 4)
结果苏进一上台,他们就震惊了——这么年轻?是韦斯登说的那人吗?
但他们的惊讶只持续了短短的一瞬间,很快,他们就被苏进说的话吸引了进去,再也顾不得其他了。
两天时间,无数建筑大师以及相关行业的顶尖人物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来到了沪城。
这场文化交流会本来只针对中英两国的,这样一来,规格迅速提高。至少在华夏馆的这座后馆里,达到了世界性峰会的级别。
杜维笑得合不拢嘴,不眠不休地进行各方面安排,要求务必服务好这些顶尖人物,做好安保工作。
这一切虽然全在苏进的预料之中,但他也没想到势头会这么急、这么快。
这两天,不管是在演讲大厅里还是平时休息时间,他的周围总是围满了人。
他见了很多人,国内国外的都有。
正式的大会交流之外,还开了无数小会进行交流。
这两天,光是他收到的纸条,堆起来就足有几筐了。
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机会跟他聊天交流的,那么纸条来往,是最传统也最符合他们的方式。
这时候,就算是苏进也没办法再维持平时那种良好的作息了。
他几乎不眠不休地在跟人说话,回答别人的问题。
这件事,他做得非常专注,也非常认真。
他的身后虽然有威尼斯宪章,也有奈良宣言,这两者都是非常成熟,集中了他以前世界无数行业顶尖人士的智慧的“结论”。
但是他很清楚,所有这样的“结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其中必有可完善的地方。
更别提,这两者只是高屋建瓴的总纲,具体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很难从总纲中直接得到结论,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再说了,就像他之前考虑的那样,华夏古迹保护以及修复中与威尼斯宪章存在的矛盾,以及更具体的解释……
这些问题,如果能在这场会议上尽可能地解决,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所以,他尽可能地聆听更多人的话,回答他们的问题,与他们进行讨论。
三个臭皮匠就能顶得上一个诸葛亮,更何况身在此处的,全是本行业最顶尖、最具有智慧与经验的人物。
他们被苏进激发出来的问题,以及曾经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苏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拿出定论……
于是这几天,他完全投入了理论与思想的激荡里,难以顾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