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注目礼(3 / 4)
这一次,文交会请来了很多相关的专家学者。
高段文物修复师们,也算是第一次大规模走出天坛,来到了这样的公众场合,与修复界之外的人交流。
他们很不习惯这样的交流,但在文物局意识的引导下,很快融入了进去。
这就像当初京师大学对文物修复师的看法一样,文物,是历史文化研究的上游。一个好的文物修复师以及相关的行业,能够给历史文化研究提供源源不绝的资料,形成有力的补充。
如果可以的话,任何一个相关的专家都想跟文物修复师搞好关系。
以前是没这个机会,现在难得他们走出来了,双方可以正常交流了,研究者们一个个都表现得非常热情。
对于这样的热情,文物修复师们感到非常受用,还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这也算是苏进留下来的影响了。
真的要是换了一两年以前,文物协会横行华夏的零点,面对这样的友善甚至恭维,这些修复师的下巴多半都要翘到天上去了,说不定连眼角余光都不会给他们一个。
但一年前,苏进直接打崩了文物协会,国家文物局因此强势介入。
华夏的传统文物修复家族以及门派变成一团散沙,被国家文物局逐个攻破,开始整编。
对于这些文物修复师,国家文物局整体来说还是以礼相待的,但是肯定不会再给他们超出同侪的特权。
你们要关起门来在家里搞什么,可以,只要不违法,随便你们搞。
甚至你如果不加入国家文物局,在外面接些生意来做,那也由得你,只要不违法,随便你们去。
但只要加入文物局的系统,就要按照局里的规章制度来。
内部的人谁不知道,文物局的规章制度,是苏进一手搭建出来,由局长杜维等人率专家团队集中研究,共同完善起来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进来了,就是要服苏进的管。
惊龙会一役之后,华夏文物修复师们对苏进,真的是又敬又畏,近乎生惧。
苏进在惊龙会现场连续几次修复所展现出来的技艺,张万生当众传递给他的那枚天工印,还有最后他在圜丘问道中说的那番话,全部都是极为经得起推敲、经得起细细琢磨的。
天空电视台把它录成了视频公开出来,多少文物修复师在会后下载视频,反复揣摩思考。
最可怕的是,他们能清楚地感受到,苏进在会上展现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