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登基称帝(3 / 5)
,就派大军来剿灭日月神教。只可惜云贵之地多山川险阻,又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之语。这些朝廷大军一来,光是气候和地理环境就给他们吃了不少苦头,而后左小右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短短半个月就把这支朝廷大军打的溃不成军,俘虏了五万有余,剩下逃跑的残兵败将不足五千。
这些败军逃回去之后,为了活命,自是将大日月神教的实力大夸特夸,以证明并非我军无能,实在是日月神教太狡猾。这时期明朝的国力已经相当烂,北边的游牧民族才是他们的心腹大患,绝对不想再从南边树立一个强敌,所以万历皇帝在得知消息之后,虽然大发雷霆,却无可奈何,只能压下这件事,从而给左小右提供了足够的喘息之机。
击溃了朝廷大军后,左小右将剩下的俘虏留了下来,让他们在此地修桥铺路,顺便帮当地的苗民开智。进行汉化的教育。
这五万多俘虏当中大部分也不认字,但终归有那么千八百人是知书达理的学问人,这些人,左小右也不让他们干活,每天还给他们足够的吃穿用度,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帮当地苗民读书识字,将汉人独有的汉文化传播开来。
华夏民族从来不是用武力来征服的民族,而是依靠文化来同化异族的民族。强大的民族文化是任何异族都无法丢弃的,无论当年的五胡,还是辽、金、蒙,以及后来的满族,他们都是在马背上打杀的异族,甚至将汉人所建立的王朝打败、占领,但他们最终却被强大的汉文化同化掉了,成了汉化的异族,并最终成为华夏民族的一份子。
苗人在后世本就被华夏民族所同化,哪怕依旧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性,却更多的用来吸引旅游资源,完全成了华夏民族一份子。既然后世那种艰难地情况下都被同化了,没理由现在不行。而且汉文化的确有超凡的魅力,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哪怕后世历经百年屈辱,依旧在废墟上重建家园,重返世界巅峰。
这就是华夏民族所独有的汉文化的威力,只要汉文化不灭,华夏民族就永远不灭。
有了这千八百个汉人老师进行教学,苗民都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过来接受文化教育。他们自己很清楚,要想未来有出息,读书认字是最佳方式。只是以前汉人瞧不起苗人,不肯传授苗人文化知识,这才让汉苗两族的同化过程有些艰难。但随着左小右俘虏这些人,强行推行汉化教育,这种阻隔不复存在,苗族的孩子们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得更加汉化了。
如此三年过去,左小右这三年间收到了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