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出名了(3 / 4)
记想了想道:“那除了扫大街,也没啥能让他们干的活了呀。”
四叔瞪眼道:“胡说!那扫大街的活儿,不已经有人干了么。你能平白无故的就让人下去啊?”
赵书记没有办法,两手一摊委屈道:“那你说,这事儿咋办?”
四叔老谋深算的说道:“既然有人想在咱们村里开厂子,你就开个绿灯试一试么。她要雇人干活总不能在市里头找人来上班,那费用多大呀。你说是不是!”
说来说去就是让他给前任书记的老婆开绿灯。本来不应该租赁的厂子,非要他租出去。
见到赵书记心有不甘的表情,四叔解释道:“那厂子的帐你没仔细看,那可是亏了老鼻子钱了。当初是一个南方人跑到咱村里来搞开发的,在县贷款贷了老多钱了。就那个机器,一台就是七八十万呢。后来他不知道犯了啥事儿被人抓起来了,这厂子就黄了。为了这事儿,以前的村支书还有县里好几个领导都被撸下来了呢。就单这一笔账,咱村就在县里出了大名了!”
赵书记露出了无赖相:“那跟我有什么关系?就算是审计下来查账,那也怪不到我的头上。还不是你们这群人,利欲熏心什么便宜都想占。我不管,反正这事儿我就是不同意。只要我不盖章,我不申报,你们想干什么都不行!”
四叔这个人脾气大得很,非常注重辈分尤其是尊卑有别。他在杨庄这么多年,打下了相当强的群众基础。当初就算闹得很不好看,顾致城两口子也没有跟他说过这样的话。
一个干部这样死皮赖脸的,着实难看得很。四叔想着自己是长辈,也许这个“青瓜皮”不在这个村子里住不明白老百姓的需要。
耐着性子解释道:“现在老百姓过得也都不太好,洪水闹得颗粒无收。多少家还欠着饥荒,政府给的那点钱根本就不够用。再说这地里的活也不能天天干,总得有个出路吧。”
赵书记不以为然的撇嘴道:“那不是养大鹅么,家家户户都养大鹅。你们不天天夸顾致城好么,这咋还想着干别的?”
四叔急了,口气越发的重了起来:“那玩意是老爷们养的啊?娘们在家里带着干什么?不就是喂鸡喂鸭喂大鹅么?老太太出去放放鹅子,老头出去放放羊。你看谁家三四十岁的老爷们,干着活啊?”
赵书记见四叔急了,心里反倒是平静下来了。展开拉锯战,气定神闲的说道:“怎么地,那就印刷厂才能拯救村里的懒汉呗?我跟你说,那印刷厂也会造成污染的。空气不好,污染水源,这都给杨庄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