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包地(3 / 4)
家都关门了。你们家咋还开着呢?”
张翠莲也好奇:“咋不见你们家大哥呢?没在家么?”
这一句话将众人都问的沉默了,老太太开始抹眼泪老板娘在一旁劝:“妈,你这是干啥啊。这不是顾书记来家里了解情况了么,别哭了。”
说着说着她自己也情不自禁掉下了眼泪,顾致城两口子互看一眼知道肯定这里头有故事。
老板娘名叫杨大花70年生,与张翠莲一样虚岁二十七了。不同的是康康年纪小今年才四岁多,而她的大女儿已经八周岁了小儿子已经五岁了。
“啊?那你十八就生了孩子了。没到岁数啊!”张翠莲脱口问道,杨大花不以为意:“这有啥的,现在农村都这样。办了婚礼就是结婚了,等到到岁数了再领证把孩子户口一起办了。”
顾致城皱着眉:“可是你们家为什么是两个孩子呢?”
杨家人一愣都有些害怕起来,张翠莲解释道:“我们不是想要罚你们,就是想要问一问。”
杨大爷开口道:“我有三个儿子,我们家老大媳妇腹膜炎生不了,我们家老二呢又是小儿麻痹没个孩子。这是我三儿子家,实在是没办法了说再生一个吧。村长啥的也挺帮忙的,就这么的生了一个。”
杨大妈忍不住说道:“村里一家两个很正常,交点罚款也行。总不能跟城里似的,可丁可卯的生孩子吧。”
顾致城问起了杨家的情况,这才知道原来他们家过得还不错。杨家老大是个正经农业社出身的农民,包了地一年到头生活还不错。杨家老二身有残疾但有手艺,掌鞋日子过得也不赖。老三生活条件好一些,他承包了一片鱼塘。只可惜冬天的时候掉进了冰窟窿里,等到大家伙救出来的时候已经不行了。
杨大爷有东北老人常有的老病哮喘,这个病换了个暖和的地方自然而然就减轻了。不过现在这个年代,可不是十几年之后东北人都去三亚买房子当候鸟的好时候。像是杨大爷这样的,一到冬天就上不来气的人也只是吃点药维持着。
王大花自己也有点地,但是已经将地转包给了大伯子。在这边三五亩地那不叫地,基本上就是自给自足而已。
从王大花的嘴里,顾致城基本上了解了杨庄的情况。这个地方有工作的人家就没有地,比如政府里上班的人比如包鱼塘的人。这边地广人稀平均每户人家能有一晌地也就是十到十五亩,但因为季节性原因一年的产量也不高。
每年四月中旬解冻开始种地,十月份才能秋收。一年一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