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怀璧其罪(3 / 4)
道士不会,道士心中都有一杆称,道士做事前因和后果是对应均衡的。仅仅因为对方欺瞒了你,害得你跑白了一趟晋国就要害死跟自己同门学艺的师兄弟,这种事情不可能出现在道士身上,哪怕柳笙出了山门之后心性产生了偏差,其衡量轻重的标准也不会变化这么大。
如此一来问题就出现了,柳笙心中那杆秤为什么出现了倾斜,在此之前二人的关系一直很好,老五在建康遇难时柳笙是前去救援了的,二人之间的交情好比一只羊,之前的误会只能算是一只鸡,鸡的分量远远没有羊重,除非在鸡的称盘里出现了另外一个隐形的东西,这个隐形的东西分量很重,重到柳笙不顾同门之谊也要除掉他。
九龙鼎!
莫问心中浮现出了那只三足小鼎的模样,在赤阳子追询他的时候,他曾经推算过杀人凶手的来历,根据绝情子的死亡时间他推算出了凶手是自赵国赶到勼城的,当时他曾经怀疑是与他一起争夺国师之位的那些落选者趁机陷害,现在看来他当日想错了,这个听到风声赶到勼城杀掉绝情子,抢走九龙鼎的人应该是柳笙,柳笙一直住在太子府,太子主管太尉府,各地的探子以海东青传回的消息都会传到主管军事的太尉府里,柳笙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柳笙知道他剑鞘里放的是黑刀,柳笙有毁掉紫气道人魂魄的能力,柳笙可以幻化成任何人的样貌,可以轻易靠近绝情子而不受到怀疑,但他不擅长用刀,一刀并未杀死绝情子,而他本身也已经突破紫气,凭借追风鬼步,绝情子哪怕有所察觉,也躲不过他的第二刀。
“莫问,你想好了没有?快快认罪伏法,休要无故拖延。”莫问长时间的站立令得已经完成合围之势的僧尼很是不耐。
“三位僧人都是何人,与何处寺院主事?”莫问随口敷衍。虽然已经理顺了思绪,他仍然需要旁证来巩固自己的推断,众人下山已经将近七个年头了,下山之后他虽然与柳笙有过几次接触,时间却并不长,很难通过那几次接触为柳笙的性情定位,只能回忆在无量山的一些事情。
柳笙看似和善平庸,实则属于阴柔深思的那类人,最为明显的一次是七人争夺赵真人的天狼毫,他清楚的记得自己得到天狼毫之后其他六人的神情,阿九面带微笑,千岁对天狼毫压根儿就没兴趣,百里狂风替他高兴,夜逍遥面露遗憾,刘少卿是皱着眉头的,柳笙当时面上带着疑惑。
其他几个人的表情他都读得懂,唯独柳笙的表情他不明白,他得到了天狼毫,柳笙面露疑惑是什么意思,疑惑代表着什么?现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