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救济方案之争(2 / 3)
一下就沉重了起来。
不得不说,陈强的话,准确而迅猛的击中了在场官员内心最脆弱的地方。
发生了洪灾,地方官员最怕的就是民心动摇、洪灾后遗症加重,这样十分不利赈灾的开展。
而且这种因果关系还是一个无限恶循环的关系,民心恐慌必然导致赈灾困难,而赈灾困难,势必导致民生潦倒,民心更加恐慌。
民心恐慌、赈灾不利,这是一个灾区官员最致命的缺陷,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被上峰看在眼里,那么此人的仕途基本上就算是画上了句号。
这种因果关系如同一个无形的枷锁,死死的捆住了所有官员的思维,成了他们不敢触碰的底线!
所有所有人都沉默了,低头沉默,就连一贯支持张多福的各位官员额头也开始流出了冷汗,如此情形,是该支持张多福还是该优先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这是在是个问题!
眼看着己方阵营出现动摇,张多福断然不能做事不理,他开口道,“这次洪灾为什么会出现受损程度相差如此大的情况?归根结底,还是各地主管官员的作为问题,积极作为的,受损程度小,消极作为的,受损程度自然就大了!这次救济可以成为一次考核官员的试题!我们不能因为保住乌纱帽就弄虚作假、避轻就重!你措施不得当,那就该承担后果!所以,我坚持平均分配!”
张多福说完之后,眼睛轻轻的四处一看,顿时有些愣了:他那些平日里的盟友听完他的话,居然没有了平时心领神会的笑容,一个个碰到张多福的目光居然轻轻的躲闪开了!
张多福原本淡定的脸色开始有些紧张了!
唐宋其实也紧张,他可是肩负着为谢家村众多受灾要救济的使命,如果真的按照陈强的提议实行有侧重的救济,那么受灾较轻的谢家村肯定得不到一粒米、一文钱!
张多福很快就看见了唐宋那和自己相似的表情,顿时心头有了一个主意,他看看唐宋身旁坐着的赵氏兄弟,开口道,“唐大人和两位赵大人来镇江有时候了,尤其是唐大人还亲自到过村里,那么几位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呢?”
张多福的话让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在了唐宋三人身上,心头直呼这个张多福的主意真绝!
所谓打蛇打七寸,唐宋和赵氏兄弟虽然刚来,并没有形成什么强大有力的势力,可是官场并不是靠强大势力立足的战场,有时候一个人就能决定一件事的走向!
张多福心想着,把唐宋三人拉到自己阵营,加上六曹中一贯同气连枝的三曹,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