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寻人(2 / 4)
场面的沉默很快打破,楚三海说话了,“陛下,臣认为此事没有什么调查的必要,很明显,此事就是这个叫李白的学子舞弊,直接处置就可以了,跟别人没有关系。”
楚三海说完,一声不吭的退回了队列。
百官再次傻眼了:好你个楚三海,知道你跟唐宋关系好,你也不用这么明目张胆的维护他吧?好,你不让查,我偏要查!
“陛下,臣以为此事关系重大,不但要查,还要彻彻底底的查!”说话的是礼部尚书。
“臣附议!”这次是侍御史。
“臣附议!”中书令。
“臣……”民部侍郎。
……
唐宋脸上没有表情,但前胸后背都流满了冷汗,不是害怕,而是被雷的:“楚大哥我啊楚大哥,你老人家的人品也太菜了?你到底得罪了多少人啊,提个建议就遭到了满朝文武的反对……”
唐宋不知道楚三海是脸皮厚还是反射弧比较的扭曲和漫长,百官的反对声已经一片了,他还是稳坐钓鱼台,垂手低手,一句话都没有说。
“楚爱卿,这事既然众爱卿都觉得有必要查,那就查吧!”皇帝和颜悦色的、有些难为情的对楚三海说。
楚三海见皇帝这么给面子,也只好点头,随即马上又摇头,“查可以,不过臣还有个要求!”
“你说。”皇帝说。
“臣认为此次调查派给谁都可以,就是不能给唐宋,他身为嫌疑之人,不适合参与此事。”楚三海答道。
什么?还想着维护别人?
“臣以为唐宋是最合适的人选!”还是侍御史。
“唐宋聪明伶俐,足智多谋!”中书令。
“认真负责!可堪大任!”民部侍郎。
好吧,说话的官员连顺序都没有变化,话里话外只有一个意思:唐宋领头调查,没有半点问题。
百官内心的意思也是出奇的一致:凡是楚三海认可的,我们就反对;凡是楚三海反对的,我们一定认可!
“好,顺应大家意愿,此事就由唐宋出面调查,三天为限,期间库房、档案处等不得阻拦唐宋的进出,一律予以配合。另外此期间李白等人一同送至翰林院,三天后殿试再举行。”皇帝一锤定音,决定了此事。
下朝之后,唐宋一边走一边思索:此事涉及两个人,李白还有那个叫张士贤的学子。
李白嘛,皇帝说了不让接触,剩下就只好从这个张士贤入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