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百一十八 牛逼杠杠响(3 / 5)
老六和媳妇先离开以后,老向跟我说道:“你这几天呆在公司,别可哪儿溜达,我挨家挨户给你拉钱!你就负责写借条就行!”
“........你...还是抓紧把煤买了吧!”我看着精神焕发的老向,也不知道说啥好。
“嗯,回头我拉一车!”
“我叫点饭吃吧!”
“不用了,我俩出去吃碗面,就行,你忙吧!”
老向说完,拉着苏大牙,拖着瘸腿,走出了贷款公司。
..........
一连八...九天,老向都在忙着筹款的事儿,几乎铁路街的棚户区,他都走遍了,不管是以前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他都登门拜访过了。
以前,我从来没发现,他有啥能力,但这次事儿,他干的十分认真,好话说尽了,白眼也受尽了,但效果还是有的。
从第二天开始,我这屋子里就没断过人,借条迅速堆积起来。老仙弄了个纸壳箱子,开始收钱,到最后这一天统计,从棚户区借出来的钱,已经达到了三百五十多万。
这还是中间的时候,我踩了两脚刹车,有很多小钱我没收,因为利息不好统计,再说如果手里单不够的话,这些钱我拿了,就意味着要多付出一个月的利息,这很不划算。
钱之所以筹的比较顺利,这是因为,对于铁路街的大部分住户来说,我们家可以算是知根知底了。房子摆在那儿,公司也开着,火锅城也正常营业,综合这些因素,他们认为我的经济实力还是有的;第二点,就是众口相传的功效。我们给的利息不低,一旦有几个人主动往这里扔钱,那就会形成跟风效果,这一点从中国股市就能看出来个一二三。
这种筹钱方式,在现代化小区内,是做不起来的。因为这种小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太少,你上来就整钱,根本没人搭理你。而我们这个胡同则不一样,人和人都很熟悉,一到夏天没事儿坐门口侃大山,扯犊子,每家每户走动的很频繁,有一定感情基础。如果我家住在农村,可能集起来的钱会更多。
这笔钱进来,我们贷款公司,算是彻底活了起来,一切似乎都往好的方向发展着。
.........
这天晚上,把借条封存完,晚上八点多的时候,我和老仙,门门,吃了口饭,就接到了皮特.李的电话。
“干啥呢,铜锣湾扛把子!”皮特.李贱了吧唧的问道。
“找我有事儿啊?梵高丸?”我翻着白眼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