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前往山岳国(下)(3 / 4)
面积占了总面积的60%,全国分为12郡,总人口6000余万,被法定承认的是9个民族,其中山岳族占人口的50%,而敏族、境族、猛族、越族、邦族、昆族、山族、克族这8个族群的人口则各自占了总人口的5%至6%,还有其他不被承认的少数民族占了剩下的百分比。
其主要城市为沐阳、邨金、温山,其中沐阳为首都。山岳国东北方向毗邻龙国,西北西南分别毗邻敏国、境国、猛国、越国,如果不是还有两三千公里的海岸线,那它将是一个被众多国家团团包围的国度。
以上这些都是网上能找到的资料,不过后面的资料则根本不可能成为公共资料:
山岳国的执政党为统一党,国家象征——总统兼党魁吴浩烟,是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印章总统。统一党副党魁、党务总长——吴晨里加,统一党三大实权首领之一,掌控经济重郡邨金郡,、矿产重镇金霞郡。掌控一装甲师、一整编山地师,三个民兵师,陆军兵力5万5千人左右,火炮300余门,装甲150辆,坦克30辆,战机70架,运输机30架。
统一党副党魁、党纪总长——吴仪进,掌控人口重郡丰源郡、农业重镇金源郡,掌控3整编山地师,5民兵师,陆军兵力10万余人,火炮100余门,装甲30余辆。
统一党副党魁、党宣总长——吴阔金然,掌控工业重镇温山郡,林业重镇丰林郡,掌控1装甲师,1整编山地师,1民兵师,陆军兵力3万余人,火炮400余门,装甲100辆、坦克50辆,战机20架。
以上三人掌控整个山岳国的八成肥膏之地和七成武装力量,并且具备了大义名分。只是三人背后各有外国支持者,因利益诉求无法统一,只能互相对峙,要不是三方势力实力均衡不分上下,根本无法维持如此微妙的和平局势。
而山岳国唯一靠海的郡,也就是首都郡兼首都城市——沐阳郡,则被三大势力首领联合掌控。
以前联邦控制的7个郡,都是以山岳族为主体民族,而剩下的,巍山郡、金林郡、邦克郡、昆山郡、山源郡这五郡,山岳族反而成了少数民族,其他8族则成了主体民族,而这也是为何5郡近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近2000万人口会始终没有彻底臣服山岳联邦政府管理,并且时不时叫嚣独立的重要原因。
当然,其中也有第二、第三次世界大战各霸主国插手山岳国后遗留下来问题的缘故,只是现在不需在意这些,只需知道这五郡混乱不堪没有任何法度就行。
因为五郡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