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米饭套餐(3 / 4)
太多了!多的跟做梦一样。
他先前觉得自己能够在省城买起房子,在新海市又给儿子、女儿各自新置办一套地段好的大房子,就是事业有成了,现在看来,照这个势头下去,后年——不,也许明年,他就能在京城也给家里人买房子了。
刚好他的小孙女读初中了,在京城买好房子,再把小孙女的户口转过去,小孙女就是京城户口了,考大学那还不简单。就他小孙女那聪明的小脑瓜,在浙省这种地方都能考进班级前二十,到了京城,还不是吊打那帮学生,妥妥的考上华夏大学。
以后,谁还敢说他们老包家都是粗人?他们老包家祖坟都要冒青烟啦。
包汝文哼着歌儿,背着手,慢无限走到了旁边的厂房里看了看。
这边儿正热火朝天的做着米饭。
讲实话,苏家的米饭,如果详细算起来,其实是在赔本经营的。只是包装费和加工费,就不止售价的两块钱了。其余的人工费、要运送到各地的运输费,甚至是剩余的税率,等等等等,都是其余的菜肴在帮它分担。
一开始米饭的这个定价出来,苏长青是有点不高兴的。
人家做生意都赚钱,怎么到了他这里,就成了赔钱呢?
最后还是苏若彤解释了半天,他才勉强接受。顾客的消费心理在那里放着,你必须让他们觉得买这份饭菜物美价廉,才会打开全民突破口。最好的,就是找出一样商品,同时也是基础商品,让它的售价和市场普通接轨,让人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然后才好卖其余的。
这既是一种销售策略,也是一种对产品形象的良好建立。
以后被人提起快捷餐时,如果能够第一时间想到苏氏的两元即食米饭,那么,苏氏的其余快捷餐,也必然不会卖的太差。
显然,苏若彤的策略是成功的,譬如说新海市,现在除了苏家在市区开的两家专卖店里,以及两家酒楼附带的柜台上,很多大小超市跟便利店,也开始找苏氏合作,想要在店里出售苏氏酒楼的简餐。
很多写字楼的员工,甚至一些普通的人家,都以吃苏氏的快捷简餐为风尚了。
毕竟,简餐美味、方便,菜品丰富,而且就苏氏酒楼的档次来说,拿出来不丢人,最关键的,还是便宜啊。
可以说,苏氏简餐的名字,已经火了。
苏长青对此不是不骄傲的,他家女儿太能干了!他都没想到,苏氏酒楼竟然还有这一天。
最近在外面打牌,有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