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一声轻叹(3 / 6)
平所见第一人!”
说到这里,他正色地质问自己的儿子,“你以为,他一个搞艺术的,一个对生活、对艺术的嗅觉都是那么灵敏的人,你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他、对他恭敬,还是虚应故事的面子活儿,他能感受不出来?”
老爷子这一番话,听得冯必成愣了好大一阵子,然后才缓缓地点了点头,一脸正经地道:“爸,您的意思,我听明白了!谢谢您又给我上了一课!”
冯玉民点点头,端起杯子喝了口白水,想了想,才又道:“成儿啊,你呢,肚子里的东西,还是有的,想一辈子吃这碗饭,问题不大,但你过去最大的问题,就是做什么事情都是片里汤!觉得自己怪聪明?呵呵,其实不是!”
说到这里,他叹口气,道:“李谦中意你的才华,也愿意给你机会,所以,咱们做人做事,要本着自己的心!人这一辈子,本事多大搁一边,心要诚!”
冯必成深深地点头,“哎!爸,您放心吧,我记住了!”
冯玉民训子结束,这才点了点头,道:“嗯,刚才说哪儿了,继续说!说得很好!”
冯必成又是嘿嘿一笑,“爸,您觉得……我说的在理儿?”
冯玉民放下茶杯,认真地道:“这个本子,你的看法没有错儿!一是故事很好,这根线抓得既离奇,又无比地贴着生活!而且就像你说的,在一个这么漂亮的故事的基础上,整个本子的人物、台词,也都特别的出彩!深刻,但又浅白!这本子的功力……很深哪!”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一事,叮嘱道:“这个男主角葛优,典型的顺天府小市民的范儿,刻画得很到位,演员可一定要选好!嗯……这个事儿呢,我觉得你最好还是不要自作主张,听听李谦的,他应该有想法。”
冯必成闻言答应一声,“哎!您放心,我听他的!”
冯玉民见状点了点头,尤其儿子现在的表现,似乎在明湖文化呆了这一年,脾气大改,做人做事也踏实了不少,让他尤感欣慰,一时间这神色里不免就带了出来,于是,很罕见的,爷俩儿居然有了那么一点点相谈甚欢的意思。
又聊几句剧本和台词,冯玉民不由得微微蹙眉,问:“这本子的署名,我看就李谦一个人?这应该是你们明湖文化那边的编剧组集体创作的吧?就署李谦一个人的名儿?不给其他人署名?”
冯玉民闻言摇头,“这我可不知道!不过就我所知道的,李谦那是多大的名声,他可不屑于贪墨几个编剧的署名!既然是只有他一个人的名字,那就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