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中国特效哪家强?(2 / 6)
—不必明着说出来,但大家都懂!
而且,不管是出于给自己揽活儿、打造进一步的口碑,还是单纯就为了挣钱,刘承章这部电影的特效,明湖文化也是完全可以接下来的。
绝不会因为明湖文化跟华飞影视目前已经结束蜜月期、甚至处于彼此对立的状态而影响到这一次的合作。
只是这个价格,已经是不可能太低了!
当然,如果刘承章和胡斐往好莱坞跑一跑,拿回来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在明湖文化做,和在好莱坞的那几家公司做,除了语言的隔阂、对方对东方文化的理解、沟通的便利与否、曾经的合作经验、彼此的熟悉,以及地缘导致的来往便利优势之类都抛开不提,明湖文化的报价,即便是在经过了这一波的涨价之后,也还是比好莱坞那边低了百分之二十左右!
刘承章的新戏,总投资至少过亿,特效上至少得砸个三五千万,甚至是五六千万都完全有可能,就算是完全不考虑其它因素,只是基础项目报价上这百分之二十的差价,就已经是千万级了!
秦渭再怎么任性,但他只是一个管不住刘承章的艺术总监而已,而且胡斐可是个彻头彻尾的商人——李谦就敢赌他不舍得多花这一千万!
当然,胡斐也好,刘承章也好,想必都是早就想明白这些了,只是刘承章还是没忍住,把这个电话打过来了——其他的事情上,就冲着他是目前国内最厉害的特效导演的份儿上,也或者冲着彼此曾经一度关系不错的份儿上,李谦都会给他一定面子的,能让就让了,但是这件事,很抱歉,他没那么大面子!
至于胡斐那边会面临多大的投资和资金压力,也对不起,那跟李谦无关!
事实上,上次做《剑仙》的特效,明湖文化从账面上来看,虽说是真的没挣钱,但为了达到刘承章的要求,明湖文化这边由李谦亲自签字批准,进了一批设备,还特意从好莱坞重金挖过来七八个技术员,这部分东西,都算进去跟着走账了,但很显然,这些可不是一次性就消耗掉了的。
《剑仙》结束了,帐跟着走过了,但东西和人和技术,都留下了,可以重复使用无数次!
也就是说,上次的单子,明湖文化明面上没赚钱,却借机吃了一颗大补丸,把自己的设备和技术能力,又往上拔高了一截!
实际上还是大赚特赚了!
而眼下的话,特效部门那边已经是那么大的摊子铺着,只靠承接国内那些中小型影视公司送过来的一点散碎活儿,可是养不起那么多设备那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