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一才子?(8 / 10)
能在这个时候出来跟我见了面,已经是万分荣幸了!”
说到这里,他突然“哈哈”一笑,扭头从自己的座位旁拿起一摞书,“让你见笑了,别看我已经五十多岁,一把年纪了,可我也想追一回星!”说话间,他又从自己身上掏出一杆签字笔来,递过去,“我怕待会儿聊起书和写作来,会忘掉,先帮我签个名可好?”
李谦微微一笑,接过笔,拉过书来,打开封面要写字,却又道:“您一直都叫我李先生,这个有点太客气了,您还是叫我李谦吧!”
陈友诚打个哈哈,“那就叫你李老弟吧!论年龄,我或许是可以直呼你名字的,但论才华论成就,叫你李老弟,算我高攀了!”
李谦笑笑,摇头。
他清楚文人之间的这种客套路数,可是懒得为一个称呼推来让去,于是就干脆地提笔签字,只是口中道:“您叫的高兴就好!”论心理年龄,他今年四十出头,跟一个五十出头的人论交情,还就是老哥老弟最恰当。
刷刷刷写完了,笔合上帽,书推回去,李谦道:“字很差,让您见笑了。”
陈友诚打开看了一眼,只见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阳山先生雅鉴——金镛”,不由得瞬间露出一个眉飞色舞的表情。
阳山先生,是他的号,也叫雅号,或者叫别名。
李谦是公众人物,普通人要了解他的很多基本信息,当然比较容易,但陈友诚只是一家出版社的社长而已,虽自诩文人,却算是出版商,在文人圈子里,也谈不上太大的名气,可偏偏,从未谋面的李谦居然知道他那个只在小圈子里才为人所知的雅号,可见至少是在这一次见面之下,是很认真地做了功课的,现在还特意把他的号给写到了扉页上以示敬重,于文人而言,这就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了。
古人一见面客气的时候,往往会说“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之类,虽久而久之,渐成客套,但之所以变成人人都说的客套话,正是因为这个话最受听。当下的中国,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许许多多的古代习俗,尤其文化人,更是多数都有或多或少的老式文人做派。
“没想到我这小小名号,也入了你李老弟的耳中,呵呵,见笑了!”
说话间,他心满意足地收起笔和签名书,一脸的满足。
就目前来说,这很有可能是全国唯一的一套作者亲笔签名版的《射雕英雄传》!
……
陈友诚不但手里经营着一家父辈传下来的出版社,自己也的确是嗜书如命,尤其挚爱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