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恐怖悬疑 >我在1982有个家 > 473.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473.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6 / 11)

“为什么?”

王忆说道:“因为大小黄鱼的资源被破坏掉了,现在野生鱼越来越少了。”

听到这话,周大圆激动的一拍大腿说:“对啦、对啦,就是这么回事!”

“被过度捕捞了,这大黄鱼小黄鱼已经无法形成渔汛了,它们的族群稳定性被破坏了,以后没法形成那个规模了!”

王忆点点头。

这是真的。

看到自己的看法得到王忆的赞同,周大圆更激动,身躯都有些发抖了:

“五几年的时候,每次鱼汛期,光是咱翁洲渔场就能捕捞大黄鱼好几亿斤,最多时候说咱们捕捞的大黄鱼够全国人民一人吃一斤呢!”

“现在呢?现在没有鱼了,就是专门去供应给首都人民,也没法子让首都人民一人分一斤!”

王忆说道:“你这话说的没错,那你为什么不去研究大黄鱼养殖技术呢?”

“研究不了,”周大圆叹了口气,“国家已经组织海洋专家、渔业专家、生物学家去北海组建专题组研究大黄鱼的人工养殖问题了。”

“我估摸着这两年研究会有突破——而我不是专家,我没有多少文化,专题组不可能招我进去搞科研的。”

“所以我想研究带鱼的人工养殖!”

王忆说道:“可是带鱼资源……”

“根据我的判断,这近海的带鱼资源快要枯竭了。”周大圆严肃的说,“从80年开始到今年,翁洲带鱼捕捞量三连降,往后还得降低!”

“其实七十年代从74年开始、不对,73年,从73年往后就该降低带鱼产量了。”

“为什么74的捕捞量突然之间增多了?因为那一年开始,渔汛大会战出现了机动船船队,有了探鱼仪、机械捕捞设备!”

“正是这些设备的出现、机械化的加入,导致对带鱼的捕捞工作变简单了!捕捞量增加了!”

王忆诧异的看向他。

还以为周大圆是个民科专家,没想到他对现实的了解、对未来的判断挺非同寻常的。

周大圆继续说道:“我跟你说,机械化的应用是竭泽而渔!”

“前几年收获量大了,这是把更多的带鱼群给抓住了。往后洄游产卵的带鱼少了,带鱼产量怎么会不下降呢?”

王忆听的点头。

这个理论没有问题。

但日后带鱼产量确实没有下降。

因为近海带鱼数量很少了,远海却多,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