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以战争求和平(四)(2 / 3)
军群中,一对巨斧挥得犹如神龙摆尾,巨斧所过之处,清军无不粉身碎骨,顿时砍得清军一阵人仰马翻,肢体满地。
“狂妄之徒!”
但在这时,一个官威深沉的中年男子冰冷的目光看向那名太平天国的高手,随即抬手一掌,顿时一股浩瀚无边的真气凝聚成一团精光,破空朝着那太平天国的高手轰了过去,那太平天国的高手一下便被这团精光吞没,连惨叫之声都没有发出,便爆成一团血雾,狂暴的气浪堪比猛烈的炮火,扩散出去,又杀死了不知多少那太平天国的军人。
“左大人威武!”
一个浓眉大眼的清军将领站出来恭维道。
这一掌轰杀了一片太平军的威严中年人正是如今的湘军统领左宗棠,他身躯之中涌出的浩然正气几乎实质化,那太平军将领实力也并不弱小,却被其一掌击杀,周围的清军将领莫不露出敬畏之色,恭敬的望着左宗棠。
如今的左宗棠实力确实不容小觑,比之当年的曾国藩都要强出一大截,地位也代替了曾国藩,成为湘军之首。不过,如今的清廷之中并不是只有湘军,还有李鸿章组建的淮军,李鸿章一样极得清廷重视,地位隐隐与左宗棠抗衡。
左宗棠为人极其高傲,曾国藩对他有提携之恩,他照样与曾国藩不和。
当年曾国藩提携的人大部分都是湘军俊杰,左宗棠乃是当中翘楚,而李鸿章却是安徽人,这个外来之人,左宗棠更是看不大起。
不过清廷之中虽然因为左宗棠是湘军高层,对他重用,但对组建淮军的李鸿章重视程度隐隐还在他之上,尽管左宗棠明白这是皇太后的平衡之道,内心里面,还是对此很是不喜,连带着对李鸿章更是厌恶。
清廷一向看重出身,官员以出身旁系划分三六九等,满族八旗子弟最为显贵。像曾国藩李鸿章这样的汉人向来不被重用,要不是太平天国的叛乱让统治阶级看清了八旗军的懦弱腐朽,汉人将永无出头之日。
不过即使同为汉族,也有地域歧视,官场素有同乡抱团之说。像左宗棠这样的属于正统湘人出身,对于外来徽人李鸿章,看不起也属常态。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广收贤徒以德服人的曾国藩实在是凤毛麟角,因此,李鸿章对待曾国藩这位提携了自己的恩人就如同对待再生父母般言听计从恭敬有加。有这样称心的弟子,曾国藩也几乎把毕生所学都悉数告知,李鸿章可以称得上是他最得意的门生。
也是正是由此,李鸿章才能创立淮军,虽说是淮军,但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