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自动化冲压(2 / 3)
,也做了基本的分工,王海龙负责厂里的日常管理工作,赵可负责技术上的事务,刘江则辅助管理生产方面的事情。
一个好汉三个帮,唐飞手底下终于有三个像样的人了。
赵可来了,很快就投入到了工作之中,飞快的熟悉内装板的生产制造,迅速掌握着接线头的生产工艺,尤其是冲压工艺。
唐飞稍加讲解和介绍,赵可就明白了接线头生产制造工艺,然后开始在唐飞的指导下设计第一套冲压模块。
没到两天,他基本就掌握了这套不凡的冲压模具的设计精髓,开始在唐飞的引导下,设计升级,一套全新的,自动给料,自动冲压的冲压模具开始设计。
这些天,九洲机车配件在稳步生产,一切正常,内装板基本按每天两台车的产量,接线头每天的产量也不低。
百万订单之中的有好几个型号的部分接线头顺利的送到了总装车间,完成了首批交货。
和九洲机车配件上的安静平稳不一样,这些天,在红星厂悄悄的涌动着一股暗流,有人在背上悄悄的推波助澜。
这不,今天红星的厂办公上面,除了讨论一些重要事务之外,也讨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接线头的招标事宜。
主管生产和采购的副总王友兵提起了这件事情,正式的道:“各位,这两天已经不止一家接线头供应商向我反映,提议进行订单招标。”
招标!
这可是一个新鲜事务,听说在沿海地区的一些公司和企业已经开始这么操作,但在清江市还鲜有企业这么干。
好几位领导当即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连常劲林这个一把手都觉得可以试一试,大感兴趣的道:“嗯,这个招标我听说过,我们可以试一试,就从接线头开始吧,具体由王副总负责。”
作为试点,接线头业务将要进行招标。
这件事情在红星厂的办公会上定了下来,其他几位老总也没有表示反对,只有李卫斌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接线头招标这件事情,看似正常,好像是一种新的尝试,但身为副总,李卫斌多少听到一些什么,也看出了一些端倪。
有人不甘心,想将接线头这趟水搅浑,让一些新进入这个领域的人知难而退。而幕后推手,好像是金久公司。
这些天,刘金久没少四处活动,鼓吹和游说招标的好处,尤其说了沿海一些先进企业已经开始采购招标,还列举了一些例子。
于是,红星厂的部分领导就心动了,觉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