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四十六章 教诲

第四十六章 教诲(4 / 8)

到了冯小年传回来的消息,有了一开始的分析,后面的案子就只等查找证据,确定罪责。

对于他们将大多人抓了又放,朱瞻基并没有半点意见,不管怎么说,朝廷的政令执行要放在查贪的前面。

不能因为查案,让政府部门的工作都停顿了下来,那是因小失大。

他从二月初六这一天,也开始跟随朱棣一起上朝,这次不再是当一个看客,不管见任何人,处理什么事,朱棣都会先问问他的意见。

许多时候,朱棣会在大臣面前夸奖他一番,等人离开以后,才会跟他分析他给的方案得与失。

如今这个时代,虽然不像汉代的黄老之学,无为而治,但是跟后世的政府几乎把所有的心都要操到相比,远远不如。

现在的政府除了收税,战争准备和程序性工作,是没有任何主动性的。

所谓的程序性工作,像制定农历,修路架桥,引领农民种地时间等等,这都是每年都会例行的公事。

许多时候,各部大臣们只用跟皇上奏备一下,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了,皇上知道就好了。

只有一些人事管理,突发情况,这才需要皇上来决定。

所以在这个时代,你想当一个勤快的皇帝,一天四十八小时都不够用。

但是你如果想当个昏君,像他的子孙一样,几十年不上朝都没事。

所有的官员当官,都是为上层服务,根本不存在替老百姓着想。

那些惠民,利民的政策,都不过是时代精英们在伺候好了上层之后,将有限的精力转移了一点到老百姓的头上。

从隋唐至今,所有的官员读书,当官,都是为了改变自身的处境,进入上层阶级,其后才是为百姓着想。

在这个没有人人平等的年代,身为下层人,你连说话,出门的资格都没有。

朱瞻基是幸运的,他身为太孙,从生下来就是人上人。

从小时候,各位大儒,包括武道师父就对他倾囊相授。

他更幸运的是保留了前世的记忆,让他可以从容以对这个时代。

他知道那些人是可以依靠的,他知道时代的潮流向哪个方向流动,这让他在操纵大明这条大船的时候,就显得更容易。

可以说,如今的大明朝政,这种最初级,最简单的统治方式,对他根本不是难题。

朱棣对他宠爱有加,教导朱瞻基文事的解缙如今对他言听计从,教过朱瞻基行军的杨荣对朱瞻基也赞誉有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