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二一六章 文化与经济

第二一六章 文化与经济(3 / 8)

发展了一千多年,从汉代的粗制蔗糖,唐代时期,中国从印度摩伽陀带回了大量的蔗糖工人,从此以后,蔗糖技术领先全球。

但是到了宋代,阿拉伯人学会了提炼白砂糖,他们从宋朝买回蔗糖,经过加工,提炼成白砂糖,然后卖到欧洲,赚的盆满钵满。

因为欧洲并没有甘蔗,他们只能从甜菜里面提取糖,还是甜度不高的红糖。不仅数量少,质量差,价格还非常昂贵。

忽必烈征服中亚,才把提炼白砂糖的技术带回了元朝。然后元朝的工人利用阿拉伯人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技术,发明了黄泥水琳脱色法。

自此,中国的白糖制造才开始领先世界,并且开始输出国外。

如今的大明,对外贸易中,这趟所占的比例虽然不大,却一直非常稳定,并且是供不应求。

而东番非常适合种植甘蔗,这也能给大明带来巨大的收益。

要知道,西域人,除了茶,就是糖的需求量最大。

阿拉伯人虽然是白糖提炼的鼻祖,但是他们也没有甘蔗,在白糖出口这一块,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力。

只要以后大明遏制他们的原材料进口,他们就只能乖乖地从大明手里买糖。

因为台风耽搁了几天,朱瞻基能够留在东番的时间并不多,他必须在八月十五之前,回返京师。

所以,在安平确定下来了建造水师的位置,八月初九,大军就开始返航。

永乐十四年的夏季已经过去,在南风的推送下,舰队返回的速度要快了许多,只用了两天的时间,舰队就抵达了宁波府。

第二舰队的大军再次分开,只剩下了第一舰队和三万神机营的大军,回返京师。

八月十三的晚间,舰队终于抵达了新江口第一舰队的基地,而朝廷也早已得到了通知,在阅江楼码头筹备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

这一次,来新江口迎接的人除了海军都督刘江,礼部左尚书吕震,还有翰林院,詹士府的首要官员。

而朱瞻基也在这一日得到了消息,太孙妃孙娴,为自己生下了长子,除此之外,自己一下子多了三个孩子,还有四个即将临盆。

皇室得到了第四代的长子,还是太孙妃生下来的,没有名分之争,整个大明都欢呼不已。

只是,朱棣按照朱元璋立下的族谱,给这个孩子起名叫做朱祁镇,让朱瞻基的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难不成,再养出一个导致了土木堡之变的败家子皇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