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次贷危机(3 / 5)
这套思潮被称为“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在美国大行其道,其核心内容就是减少政府对金融、劳动力等市场的干预,打击工会,推行促进消费、以高消费带动高增长的经济政策等。
在这种经济政策下,美国政府开始鼓励老百姓寅吃卯粮、疯狂消费,以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同时,这种经济政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解除管制,其中包括金融管制。
于是,自八十年代初里根政府执政以后,美国一直通过制定和修改法律,放宽对金融业的限制,推进金融自由化和所谓的金融创新。例如,1982年,美国国会通过《加恩-圣杰曼储蓄机构法》,给予储蓄机构与银行相似的业务范围,但却不受美联储的管制。根据该法,储蓄机构可以购买商业票据和公司债券,发放商业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甚至购买垃圾债券。
后来,美国政府又连续推出了更多类似的律法,目的就是为了将银行业与证券、保险等投资行业的之间的壁垒消除,从而为金融市场的所谓金融创新、金融投机等打开方便之门。
在上述法律改革背景之下,美国华尔街的投机气氛日益浓厚。特别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美联储利率不断走低,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加上弥漫全社会的奢侈消费文化和对未来繁荣的盲目乐观,为普通民众的借贷超前消费提供了可能。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房地产经济又偏偏开始了回暖,而且房地产市场是越来越火爆,哪怕是新世纪之初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及911事件,都没有阻挡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爆。
俗话说,资本就像是鲨鱼,只要有一丁点儿血腥味,那么资本就会在第一时间追逐上去。
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自然引发了资本的追逐。
不过,在新世纪之前,那些缺乏监管的资本还稍微老实一点,那么在新世纪之后,尤其是911事件之后,这些来自于华尔街的资本就开始变得肆无忌惮起来。
谁都知道贷款在美国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提前消费、寅吃卯粮在美国民众的消费观念中是再普遍不过的事情了。
而且在美国,除了那些超级富豪之外,普通的中产阶级以及绝大部分老百姓在买房的时候是极少会付全款的,他们通常都是通过贷款来购买房产的。
但同样,美国的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买房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就被定义为次级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