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3 / 4)
靖自认为还没有达到那种兼济天天的水平,但为和田做出一些贡献,他认为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这里可以给自己提供大量珍贵的和田玉。
这也算是一种交换吧。虽然亏点,但杨靖觉得无所谓。
其实杨靖很清楚,如果要是放在二十年后自己对当地领导提出这种要求,人家一准儿得把自己撵出去。可是在现在,这就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于是,杨靖准备出资五千万美元,收购当地一家规模不小的玉雕厂,成立一家独资公司;在南部昆仑山区寻找玉矿进行承包开采,承包期为七十年;免费修筑玉龙喀什河大堤、清理玉龙喀什河河道的这三个洽谈的项目,就这么在说笑间谈妥了。
至于杨靖收购资料和摆件的钱,那是另外算的,不在这五千万美元的范畴之内。
朱专员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位科尔·史密斯带来的美元留在和田地区。
如果要是光收购一家玉雕厂成立一家独资公司,当然花不了五千万美元,连五十万美元都花不了,这一点朱专员还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这五千万美元的投资,大头是在玉矿承包费上,按照谈妥的条件,杨靖答应七十年的总承包费用为两千万美元,然后在找到新的玉矿之后,还会投入两千万美元修建矿区以及简易道路,并在当地雇佣工人采玉。
两千万美元的承包费用,在这个年代来讲简直就是天价,本来朱专员都没敢想能有这么高的承包费用,但杨靖一口咬定了这个数字,朱专员只能在背地里偷偷地乐。至于另外在矿区投入的那两千万美元,那和白捡的差不多。
因为朱专员很清楚,就算杨靖找到玉矿了,要想在那种恶劣的条件下修路,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不管是承包费还是修建矿区什么的,其实都是一个笑话。
不过朱专员可不会这么说,只要能把这笔外资留下,那就是大功劳。至于人家找不找得到玉矿,人家怎么修建玉矿,那咱就不管了。
这倒不是朱专员坑杨靖,实在是情况就在这里摆着呢,你非要投资,我也没办法不是?我总不能眼看着有投资而不要吧?
至于七十年的期限,无所谓了。就现在这情况的,别说七十年了,就算是一百年,恐怕采玉的条件也改善不了。
就这样,这次洽谈称得上是皆大欢喜。
虽说杨靖知道自己这番“大手大脚”的投入,肯定会被很多人说自己傻。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本身杨靖就有点小愤青,在他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