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迟来了四百多年的信(2 / 4)
,宫中失火,奉天门及三大殿均被焚毁,《永乐大典》正本差点被毁。受此虚惊,嘉靖皇帝决定组织人力抄写一本副本。
重录之初,大臣徐阶认为抄录上万册大典,工程浩大,不必拘泥原来的式样和书法。但经深入翻检《大典》,发现如果版式一变,上面的大小字和图形都要发生变化,不如照原样摹写方便,最后决定重录全仿永乐正本,不加任何改变。
于是在嘉靖四十一年,也就是1562年,嘉靖皇帝召选书写、绘画生员109人,正式抄绘,耗时六年,于隆庆元年四月完工,被称为“嘉靖副本”。
正本后来不知所踪,有人说《永乐大典》的正本在万历年间就毁于大火,也有人说是《永乐大典》正本随着明神宗万历皇帝殉葬了。结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定陵打开之后,里面却没有发现《永乐大典》正本的踪影。
很显然,《永乐大典》正本并没有随着万历皇帝殉葬。
但正本确实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即便是嘉靖副本,在流传到清代的时候,一开始也是不受重视,一直到雍乾年间,《永乐大典》的嘉靖副本才被重视起来,乾隆年间编撰的《四库全书》更是借鉴了很多《永乐大典》副本的内容。
只不过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是副本也流失了很多。
后来在晚清时代,列强侵略华夏,嘉靖副本更是被列强劫掠而去,一直到现代,即便是嘉靖副本在全世界也仅仅只存留有八百多卷。
即便是嘉靖副本,在全世界都已经是稀世珍宝了,更别说眼前这些已经消失了几百年之久的正本了!
这些正本要是拿回到原时空,绝对可以引发一场惊涛骇浪的!
只是让杨靖觉得有些可惜的是,这五口大箱子中仅仅只装了六千册共计一万四千六百八十八卷。占了《永乐大典》正本一半多一点的数量。
不过虽然有些遗憾这里的《永乐大典》不全,但能够得到这么多的《永乐大典》,而且还是正儿八经的正本,这已经是老天爷开眼了!
就是不清楚这原本在明末清初之际就已经不知所踪的《永乐大典》正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难道是永历帝朱由榔带过来的?
要说也只有这个理由来解释这大半套《永乐大典》正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了。其他的理由根本就没有办法解释这一点,而且还有诸如众多的金银珠宝、珍贵字画来佐证这一点。在明末清初那个动乱的年代,能将这么多珍贵的东西集中在一起,错非也就是皇家有这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