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逍遥大亨 > 第267章 吃亏是福

第267章 吃亏是福(3 / 4)

人,要想在燕京站稳脚跟,小小的吃点亏不算什么。而且,作为你们的老板,这点亏我还是吃得起的。”

“我明白了,老板。”

皮特·吴说的这种吃亏的事情杨靖很明白,但杨靖更清楚,这种小亏是非常有必要吃的。

华夏在七八十年代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曾经出现过很多具有华夏特色的东西,最著名的就要数“双轨制”了,不仅各种物资有“双轨制”,就连外汇这种关乎着国家最基本层面的东西,也实行“双轨制”。

比如说1981年的时候,华夏美元对国币的官方汇率是1:1.7,可在华夏国内还实行一种内部汇率,这种汇率则是1:2.8。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也与当时的国情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那个时代,国家的各种物资都极为匮乏,外汇储备也少的可怜,因为外汇储备少而国内国币数量多,这才造成了这种汇率双轨制的情况出现。

尤其是到了七十年代末,随着华夏的旅游事业开始发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也不断增加,来华夏的外国人越来越多。那时候,华夏实行统一的国币市场,禁止外币在国内流通,外币不能直接和国币进行兑换。为了方便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在华夏消费,华夏银行就从1980年4月1号起开始发行外汇兑换券。

于是,在那个年代,华夏出现了一种不是货币的“货币”,在那个年代红极一时。

外汇券的出现,导致了外国人来到华夏之后,首先要到华夏银行按当时的汇率,把外币兑换成外汇兑换券,面额分100元、50元、10元、5元、1元、5角和1角7种,票面和国币等值,不准挂失。

尽管它的票面和国币等值,但可比国币牛多了。当时华夏物资供应很紧张,购物都需凭票,买米要粮票,买布要布票,想要买彩电、冰箱这样的紧俏商品,不但价格高昂,而且供应的数量极少。有的人为了买台彩电,在商店门口连夜排队都不一定能买到。但如果用外汇兑换券,就省去了这样的麻烦,它本身就是票、币合一。用外汇兑换券购物,不必再凭票。正因为如此,外汇兑换券在黑市上被炒得很高,最高时1元外汇兑换券可以换到5元国币。

像皮特·吴要想在华夏银行兑换外汇券,就只能按照当时的官方汇率来兑换,也就是100美元只能兑换170外汇券,而如果皮特·吴在收购这些老物件的时候不用国币来收购而是用外汇券来收购的话,那只能按照外汇券的真实币值来消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