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调教太平洋 > 第509章 野马和大黄蜂

第509章 野马和大黄蜂(3 / 5)

丰沛的资源,而且还深处内陆心脏,所以几年前第一条铁路通车后,李默就开始有意识的将一些重要工厂和研究所搬迁到这里。

其中最大的就是新华第二航空研究所和成都飞机制造厂。

车队进入了空旷的厂区后,几架小巧的单翼飞机让李默立刻兴奋起来,经过一年的紧张试飞和改进,第一架F4A空军型已经走下了生产线。

这是一款真正的战斗机,分别采用了750马力昆仑二型液冷直列V型8缸和风神三型15缸星式风冷发动机,之所以同时采用两种引擎不是因为李默认为自己的后勤太强大,而是考虑了未来发动机技术发展需要多元化的折中产物。

和之前的F3双翼秃鹰相比,F4可以说是集合了李默带来的后世理念和十几年来新华航空技术的结晶。

流线型机身,采用了下单翼设计,放弃了木板和帆布,全部采用了科学院最新研制更轻更坚固的镁铝合金,翼尖外缘从圆形改为了切尖造型,改善了机翼阻力,同时为了保证低速的机动性,又发明了更大更有力的开缝式襟翼,空军液冷型号还额外加装了发动机整流罩来改善气动。

后……可收放起落架,使得飞行时的阻力更小,加上封闭式座舱,和领先欧美的强劲发动机,采用了缸内喷油等技术后,使得它可以做任何动作而不至于漏油,同时也使得翼展11.5米,全长9米,空重1.35吨的F4A达到巡航120节/每小时和最大320节/每小时的速度。

除了机内油箱外,李默机翼油箱的概念也得到了应用,不仅让航程大幅增加到1300公里,升限也达到了6000米。

之所以数据一下子大幅飙升,除了发动机技术在波斯和北非折磨近两年后取得了突破外,更主要是的三叶不对称螺旋桨的应用,其实早在发动机始终无法突破后,李默就苦思冥想历史上还有那些航空技术是自己没注意的,由于他真不太懂飞机,直到看到北非雄鹰连续发回电报说螺旋桨设计有问题的报告后,才想起自己的螺旋桨好像比二战的飞机少了一个。

三叶螺旋桨技术并不太复杂,经过长时间的吹风实验后,研究所立刻掌握了这项技术,由于是非对称的,所以不仅可以减小发动机振动,使得飞机更安静,保证飞行平稳性外,也可以提供更大的拉力,所以一下子就把发动机的能力发挥了出来,要不然按照阿德尔他们的实验,如果继续用双叶对称桨,那么起飞重量,速度和机动力至少下降三成。

飞机性能的突破,使得飞行研究所在内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