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沸腾之海(下)(6 / 8)
一定是不折不扣的傻瓜),利用帮浦原理增压、虹吸管供液,压力要小得多,所以风向不利时就得特别小心,或者干脆停用。
那么离心式鼓风机就派上了用场。
中国人的祖先使用鼓风机是世界最早,且最先进的,很早就有了相当复杂的鼓风设备。
远在东汉初年,南阳太守杜诗就设计并制造了一种水力鼓风机用于冶金铸造业。它是用水转动水轮,通过一系列的曲轴、连杆、往复杆装置,把圆周运动转化为拉风箱的直线运动。它包括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和工作系统,具有真正机器的主要特征。
正是包括鼓风机在内的冶金技术的进步,给华夏文明提供了对抗野蛮的利器,东西两汉骑兵坚固的铠甲和锋利的环首刀,使他们拥有了载入史册的“一名汉兵抵得上四名夷狄战士”的能力。
宋代,牛皮手风琴式鼓风机出现在铁匠作坊,并经海上丝绸之路流传到西方,成为接下来好几个世纪里欧洲铁匠铺子的标准配备。
但还在捶打着海绵铁块炼铁的欧洲人并不知道,这种“先进”的鼓风机只是东方人最低端的产品,巨大的推拉式风箱用于一次冶炼数万斤铁的高炉,像东汉南阳太守杜诗设计制造的那种水力鼓风机,其结构之复杂、设计之先进,足可惊掉他们一地的眼球。
离心式鼓风机,中国在公元前就已制造出简单的木制砻谷风车,它的作用原理就与现代离心风机基本相同。
楚风以后世的技术加以改进,采用了后世应用相当广泛的蜗形机壳,和后向弯曲的叶片,效率高而风压大,成为钢铁工业的利器之一。
当然技术限制下他做不到后世那么先进,但山寨版的也足够用了:人力、水力、畜力随便什么力提供驱动,木壳子只要注意不漏风就行,叶片用木头雕刻成型,出风没有塑料管子,用厚纺绸布缝成管子刷桐油也行嘛。
这种山寨版离心鼓风机,原本大汉国内就多的是,技术也不复杂,楚风令工匠在军舰上装了几部,以行船之力外加人力来驱动,风管则是纺绸刷桐油的。
一用之下果然奇效,拜占庭的希腊火固然无坚不摧,可它是以气溶胶形态在空气中燃烧的,被高压强风一吹就倒卷回来,大汉军舰平安无事,反而是拜占庭海军自己被烧得焦头烂额。
因为希腊火的倒卷,一艘又一艘拜占庭主力舰发生了殉爆,这种情况就和他们在军事书上读到的完全一致:“不要试图迎着五级风施放希腊火,否则倒卷回来的火焰会把你的船变成一支巨大的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