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文明之征服(中)(1 / 4)
原来后世的苏伊士运河,通行的是三十五万吨空载远洋巨轮,或者十五万吨满载油轮,河宽三百五十米,水深二十二点五米,开掘土方量自是天文数字。
而郭守敬开挖的运河,只须满足十三世纪末期的航运技术就足够了:
木质风帆船时代,北海搭接法建造的龙船只有五十吨,伊比利亚的卡拉维尔船满载百吨上下,亚平宁半岛的长船和圆船亦不超过两百吨,阿拉伯浆帆并用船三百到五百吨,而天字第一号海上霸主,大汉海军的骄傲“海上君王号”巡洋舰,也就三千吨的级别,比之前面各种船型,已经令欧洲人、阿拉伯人惊叹为“浮动的不沉堡垒”了。
也就是说,郭守敬根本就不需要挖掘后世那么深、那么宽的运河,这条运河的设计标准只需能通行吃水七米、宽十八米的海上君王号,所以工程量只是后世那条同名运河的十五分之一,而且苏伊士地峡地形平坦、又是容易开掘的沙质土壤,施工难度其实远远小于京杭大运河,郭守敬说十万民夫、一年通航,并非天方夜谭。
楚风欣喜的一拍脑门:“是我想叉了,这个时代的运河,本来就没有三十万吨的巨轮来通行嘛,何必按后世的标准来建造?”
拥有后世的经验固然可以少走不少弯路,但有时候也会把思维引入歧途,楚风不禁暗自戒惧,提醒自己。
郭守敬兴奋的双手交握,他从楚风欣喜的态度中看出了工程上马的可能,作为紫金山学派的一代宗师,在天文学上已经有了大天文台、四海测量和授时历的丰硕成果,但楚风这支蝴蝶翅膀也让历史轨迹改变了方向,郭守敬还希望在水利工程上留下自己的手笔,扬名青史。
能在万里之外,破天荒的开掘一道连通两大海洋的运河,这绝对是不输于京杭大运河的伟大创举,而且郭守敬坚信以大汉的国力和技术手段,与开掘京杭大运河的隋炀帝截然相反,楚风将会因苏伊士运河流芳千古,而郭守敬三个字也将和这条运河相伴,成为不朽。
“陛下可是同意修建苏伊士运河了?只待圣旨一下,微臣必定竭诚尽忠,呕心沥血以完成之!”
郭守敬信誓旦旦的说着,他渴求的看着楚风,对他来说把纸上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不料楚风却微笑着摇了摇头。
郭守敬急得额头上冒汗,脸涨得通红:“只须十万民夫,每人月薪四两就足够了,一年之费不过四百八十万;连带工程器械、炸药、粮食、营帐,全部工费不超过千万,嗯,压一压,八九百万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