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五)(4 / 6)
霆闪电之威打出,却砸到了一团轻飘飘的棉花上,半点儿不受力,叫你胸腹间烦闷难受。
楚风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岂止是陈淑桢,就连右边的陆猛,表面上看去似乎还是站得比标枪还直,脸上一幅铁面人的表情,可他不经意间随便踢着地上的小石块,暴露了他深藏于内心的烦躁。
所有人都被海都这一手闹个了措手不及,最好了完全的出击准备,敌人却在最后关头投降了,心理上的落差确实很大,很有些儿莫名其妙。
“难道咱们非得和海都这老狐狸狠狠打上一场,牺牲几千上万的弟兄,消耗价值几百万的军火,大家伙儿才能高兴?”楚风没好气的数落着陈淑桢。
陈淑桢当然明白,汉军官兵宝贵的生命,能少牺牲就应该尽量减少,军火弹药之类的,从河西走廊转运到这里也花费巨大,能少用一点儿,也免得张广甫老头子摆出副如丧考妣的脸色,事实上如果能尽量节约弹药,打到波斯湾沿岸再从海上丝绸之路得到闽广沿海兵工厂的补给,那就比大运河转运入关,河西走廊陆路运到西域,便宜多少倍了。
不过她实在有些不服气,悻悻的道:“海都这家伙纯粹是随风倒,眼看咱们大汉就要获胜,他就来投机了,我看他和咱们决不是一条心。”
仅仅在两年前,海都还率兵二十万入关陕,与汉军在泾水河畔浴血厮杀,短短两年后他拥兵八万,竟然要投降大汉,这样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别说陈淑桢不了解,所有的汉军官兵又有几个能想到呢?
楚风倒是从接到降表的那一刻起,几乎是立刻明白了海都的用意:成为强者,或者依附强者,追随强者,这是草原上最基本的生存法则,打不过就投降,对海都来说并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
这条老狐狸,曾经和忽必烈为了大汗宝座打得天昏地暗,后来当忽必烈以汗位和汉地财富为诱饵发动汉元大战,海都还不是巴巴的带着兵入关,和铁穆耳、阿术这些昔日的敌人配合,与汉军在泾水大战?
那么当汉军所向无敌,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战斗力,把忽必烈赶出大都、赶出蒙古草原,占据了包克图,占据了哈喇和林之后,海都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什么就不能投降大汉呢?
其实从本质上说,海都和乃颜、势都儿、哈丹,和塔塔尔人、月息部,根本就没有本质区别。和忽必烈背负着太多的包袱,所以永不会投降大汉相反,海都他是传统的草原狼,打得过就咬上一口吃肉,打不过就投降,理所应当。
“那么,皇上准备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