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高歌入汉关(中)(2 / 8)
行动,是一种标志强盛的风尚。
抢人驼马,掳人妻女,抢劫商队,被视为谋生的途径之一,是游牧民族经济上调节余缺的一种方式,譬如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仑就是他老爹也速该从蔑儿乞部新郎官手上抢来的,一报还一报,他自己的老婆孛儿帖也被别人抢走过。
阿拉伯帝国的情形,和蒙古帝国别无二致,倭马亚王朝早期的诗人顾托密不打自招的写下了自供状:“我们以劫掠为职业,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倘若无人可供我们劫掠,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回鹄本生活于沙漠戈壁,先受西来的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影响,后被蒙古帝国占据,此地世道人心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十个青年倒有九个盯上了汉商的钱财,想做一回“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无奈楚风早有防备,汉军烈烈兵威震慑之余,还有警察周密保护,各汉商自己也雇有保镖,多重保护之下,这些四十大盗们漫说抢劫,连个腥味都闻不到。
所以他们对汉军的敌视,也就可想而知了。
那又怎么样呢?姜良材从街道上来回的几个回鹄人深陷的眼窝中看到了敌意,但他毫不在乎,就这几个猴子似的胡人,不够看!
可这几天,总督府广场对面的大清真寺,不断有鬼鬼祟祟的人进进出出,他们看着总督府的眼神也很有几分奇怪,莫不是有什么阴谋吧?
姜良材握了握手中的击发式线膛枪,沉甸甸的,给人安心的感觉,他就释然: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嘛,咱有步枪和刺刀来招待!
哈密力城西的大巴扎(市场),汉商和胡商的经营区域泾渭分明,经营的货品也大相径庭:胡商卖的多是天竺檀香、波斯绒毯、印度土布和大马士革的弯刀,汉商卖的则是大汉内地生产的机织布、呢绒、共析钢打造的小刀和工具。
大汉巨商郑发子端起一盏茶水慢慢啜饮,他跷起二郎腿,悠闲中透着几分得意:看来,这次随驾北征,虽然吃了不少风餐露宿的苦头,但开辟漠北和西域两条商路,将汉地和南洋的货物运到这里出售可以获取重利,把西域出产的棉花、黄金、葡萄酒和宝石,以及漠北的牛羊皮毛和硝石运回去,又是一层重利,这样来回贩运,利润可是相当丰厚啊!
看了看对面的胡商,郑发子就笑了,这群白痴也想和我们竞争?就是白痴都能看出印度土布的质量根本没法子和汉地出产的机织布相提并论,至于成本和价格嘛,呵呵,印度人织一匹布的时间,王李氏工厂里同样一名纺织工人可以织十五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