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老君亲掌紫金锤,八卦炉内锻神锋(中)(6 / 8)
也在汉元之间摇摆不定。
南洋总督陈宜中的报告,更加令楚风开心。
传统上有着两条丝绸之路,从西汉开始兴起的陆上丝绸之路,经瀚海(塔克拉玛干)、天山南麓、葱岭、河中(中亚)、咸海、里海一路往西走陆路,这条商路上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这条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商路,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将瓷器和丝绸传播到西方世界,同时西域楼兰、疏勒等古城的兴盛,也与之密切相关。
另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则并不如前者那样广为人知。
海上丝绸之路又称陶瓷之路,到了宋元时期,瓷器的出口渐渐成为主要货物,因此,人们也把它叫作“海上陶瓷之路”。同时,还由于输入的商品历来主要是香料,因此也把它称作“海上香料之路”。
这条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起点是福建泉州,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晚唐开始,中央天朝的国势逐渐混乱,其后的五代十国四分五裂,宋代也一直面临四面八方的敌人,无法控制西域,陆上商路落到了辽、金、夏的掌中,渐渐衰落,而从东南沿海城市出发的海上丝绸之路便趁机兴起。
从现实的角度看,海上丝绸之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效益,以及对西方的影响要大得多,很简单,马可·波罗原本计划从赫尔木兹出海,那样他只需要三个月就能抵达广州泉州,但海路没有走通改走陆路,在葱岭和瀚海,他们走了整整两年!
速度还在其次,运力大小更不可以道里计:一艘千料福船的运载力,就和整整一千匹骆驼的运输力相等,但前者只需要配备数十名水手,后者却要负担千匹骆驼以及若干伙计的人吃马嚼,花费是前者的数十倍!
大汉帝国占据了整个南洋,又以东印度公司对印度洋贸易形成了垄断,触角远到红海沿岸和波斯湾,可以说只差一点点就和地中海接上了头。
要知道,那伙大胡子们,历史上几乎自己不生产什么,就靠转手贸易、转手文化,就赚了个肥头大耳,搞到今天我们还把印度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其实这也是阿拉伯人搞的转手。
阿拉伯人做二道贩子的利润全被大汉纳入囊中,这还不是一座大大的金山?陈宜中大卖香料,又用武力和经济双管齐下,让南洋一座岛上要么只种丁香、豆蔻,要么只能种稻米,要么只能种甘蔗,然后全由汉商前往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