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死而复生(4 / 6)
、西乞术、白乙丙屡战屡败,穆公却用人不疑,始终坚信他们能取得胜利,而将军们在失败中总结了经验教训,终于成为世之名将,替秦穆公东征西战打下了大大的疆土。
“那么,你们倒是说说看,在南方和汉军作战,得到了什么宝贵的经验?”
“河海之利!”张珪挣脱怯薛武士,拱手为礼道:“汉军屡得河海之利,或以炮舰击我,或以船运兵于我侧后,神兵天降前后夹击,我军焉得不败?且海船运兵,全凭风力驶动,人马俱不费力,数千里外犹如家门,此反客为主也,甚为厉害!”
十三世纪末,世界上还没有诞生海权的概念,张珪从征战多年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粗略的海权观念:没有海权,以及海权的延伸——内河水权,就会处处挨打,而敌人借助水运之利,能把千斤重炮毫不费力的运到你眼皮子底下,能便利的转运兵力、粮草,在广大海岸线和通航内河任意一点发动攻击,避无可避!
“那岂不是说,朕的大都城也在他们的攻击范围内?”忽必烈想到从泥沽登陆,到大都也只有三百里路程,骑兵朝发夕至。
“不,在北方平原和漠北草原,汉军没有任何优势!”张珪不愧将门虎子,提到战争就双眼炯炯有神,侃侃而谈道:“他们的火器军队正面突击虽然强悍,日行却不过六十里,至大都城下就要花整整五天,足够我京畿驻军调动部署了!且华北平原利于我大元骑兵冲击,如果没有预设阵地,如果在行进中遭到突然打击,汉军以火器装备的部队,就会陷入混乱,发挥不到平时三成的战力!”
忽必烈的眼睛亮了,他明白了一点:有海有河的地方,汉军强,广袤平原上,元军强。而关陕河洛、山东河北以及蒙古草原,都没有能通航大船的大江大河,却有一马平川的辽阔原野!
他探询的目光停在了张珪脸上:“如果朕把军队交给你,能否击败汉军?”
“若在长江以南,臣连半分把握都没有!”张珪实话实说,激起帐中蒙古将军的一阵哄笑,但他很快斩钉截铁的道:“若在江淮之间,臣有五成把握;至若淮河以北,若不能摧汉军、斩敌之名将,请陛下斩臣之首级以谢欺君之罪!”
决战淮河以北?忽必烈笑了,他大概知道了张珪的谋略,所以立即下达了命令:“好,朕给你们四个月时间,待秋高马肥之际,便与汉军决战!”
北元征召契丹、党项、女真各族武士组建大军,日夜训练厉兵秣马,忽必烈乾坤一掷,以天下为赌注,欲与汉军作决定汉元国运之大决战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