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民族品牌(1 / 4)
大汉和过去中原王朝对北方的政策截然不同,臣子们都是老于政治的聪明人,他们一眼就看出来了,大汉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牧民的生活越来越接近南方的汉人,大汉的胜利,不在战场上,而在牧民的毡房里,这样的胜利,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
这样的政策持续下去,也许华夏文明和马背民族的战争,真的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
赵筠俏皮的甩了甩头发,美丽的皇后,早已成为朝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为什么唐太宗、汉武帝的赫赫武功,不能解决战争,而大汉的武力,至少陆上的武力并不超越前朝,却能让人们看到以华变夷的希望?”
民政部长郑思肖也道:“对,古书上说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面兽心,其与中原殊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辟居北垂寒露之野,蒙古鞑靼人桀骜不驯,最难驯服,然而我们没有费多大劲儿,甚至自始至终没有和乃颜汗兵戎相见,他就这么臣服了,岂非咄咄怪事?”
楚风嘿然一笑:“两位明君的军事胜利,却未能实现以华变夷的终极目标,考其根本,是未能让夷人转变为汉人的生存方式。来,各位看这张地图。”
炎黄盛德殿的正中央,皇帝宝座后面,悬挂着《天下一统图》,楚风用一根木杆,轻轻点在地图上,虚划了一道线。
所有的臣子都看明白了,那道线,基本和当年的秦长城重合,那道线,是当年卫青霍去病五路进兵伐匈奴的起点,那道线,是大唐皇帝命李靖徐世绩征伐突厥的出发地。
当然,他们不知道,在后世这条线有一个著名的称谓:四百毫米等雨线,在它的南方,是湿润温暖适合农业的中原、江南,在它的北方,是干旱寒冷只能游牧的草原戈壁。
“秦长城以北的地区,不能种植粮食,只能游牧放羊养牛,所以无论中原王朝用什么办法,羁縻、内迁还是军事打击,汉人无法到这条线的北方种植粮食,就只能把这片广大的区域,”楚风划了一个圈,包括了整个蒙古高原,河套以西、河西走廊以北、华北燕山北方,“这么广阔的土地,让给游牧民族。而这些马背民族,一旦强大,或者北方的气候变得寒冷,就会被迫或者主动的杀向南方,用强弓铁骑从华夏民族手中抢夺财富。即使击溃了匈奴,草原上立刻崛起鲜卑、突厥,击溃了突厥,又有契丹、西夏……北方草原上的马背民族,总会一个接一个的崛起,不断给富庶的中原带来战乱。”
楚风讲的历史,所有的臣子都耳熟能详,但在皇帝口中娓娓道来,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