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汉风1276 > 第156章 飞速发展

第156章 飞速发展(2 / 4)

,就常年不断的跑下去,初期哪怕每趟只装得到十几个甚至一两个乘客,也不间歇。

最开始,两座新城只有负责管理的政府官员和新从福建接到的移民,在楚风减税的政策鼓励下,商人们纷纷到新城去开设分店,一些觉得琉球城商业竞争过于激烈小商户,干脆举家搬了过去,政策扶持、土地水利资源丰富、源源不断的人口红利,两座新城,就如同当年的琉球匠户村一样,飞速的发展壮大。

汉国不征农税,但农产品进入市场流通仍然要交商税。最初,有“聪明”的农民把粮食囤积起来——你不是卖粮才征税吗?我不卖,自然不用交税。

千万别小看农民的智慧,淳朴绝不等于弱智。

不过,粮食价格的迅速回落,准确的说是从战时紧缺状态恢复到正常水平,粉碎了他们囤粮惜售的美梦。最初米价每石四贯,早稻丰收后很快降到两贯,等晚稻上市,就只有一贯了!早卖掉粮食的人笑得合不拢嘴,囤积居奇的气得抽自己耳巴子。

楚风一点不担心囤粮不售来逃税,他算过了,每个壮劳力种三十亩地,双季稻年收米一百石,而平均每个壮劳力供养两到三个家庭成员,加起来每年最多吃个十来石,剩下的不管你囤不囤起来,终归要进入市场化环节——终不至农民会让粮食烂在仓里。

琉球汉国农业政策的成功,最主要归结于缺少一个中间环节:地主。宋代地主一般会收取产出的一半,加上皇粮国税,农民手上就所剩无几了,仅能维持温饱,每逢灾年就会在贫困线、甚至死亡线上挣扎。汉国境内全为自耕农,人头税、地亩税全部免征,农民生活比之福建,甚至江南富庶之地,都要好五倍(^_^)

农民富了,就要消费。大规模商业生产导致社会分工细化,农业生产也呈现专业化趋势,农户发现,又种田又饲养又纺织的男耕女织小农经济没有市场了,比如饲养家畜,如果自己吃,不如买价贱如土的海鱼、鲸肉,如果作为高档肉类出售,又比不上洪家二婶大型养猪场、养鸡场的价格优势,那么,与其花时间养猪,不如把精力投入田间,多种几亩水稻划算。于是有的农户专业种水稻,有的靠近城市,就专门种蔬菜、种水果,有的人养猪经验丰富,就到财税部贷款,也办起大型养猪场……

分工细化导致了交易活跃,农民出售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买回陶瓷器、牲畜、服装、盐巴各类生产生活物资,年轻人还会到城里喝点小酒、听听说书。财税部在他们出售农产品的时候收了一次税,当农民们拿钱消费的时候,促进了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