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赣州城下(2 / 4)
、在太和、在万安,乡亲们都是这样干的,自己的儿子绝对不会饿着。
开玩笑,保扶大宋、守卫家乡的子弟兵,咱赣南百姓能让他们饿着?
各村送来劳军的米糕米饼,对三万大军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将士们在稀饭咸菜之外,也许五个人、十个人才能分到一块米糕。但他们小心翼翼的把米糕掰开,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每个人都细细的嚼碎了,良久,才恋恋不舍的咽下,连手指头上沾着的,都要仔细舔干净。
他们都是雩都、兴国、会昌等赣南州县的子弟兵,他们知道这么一小块米糕,对贫苦的赣南百姓意味着什么——那叫做“倾其所有”!
又一轮攻势展开了。大宋宗室、监军赵时赏亲自擂响了大鼓,攻城将士们发起了猛烈的攻势,顶着城头上的箭雨、顶着滚木擂石,向城头上猛扑!
义军的装备异常简陋,没有甲胄,他们靠血肉之躯抵挡敌人的长矛弯刀;没有弩机,什么神臂弓克敌弓,对于义军都是神话传说,他们用单木竹片弯成的弓,和城上蒙古精兵的双曲复合角弓对射;没有精良的武器,他们就用削尖的毛竹、磨利的铁锨和敌人的长枪大戟厮杀搏斗……
最可恨的,不是城上的蒙古兵、探马赤军,而是那些汉奸组成的新附军。他们是宋朝的经制军队,本应是保家卫国的主力,现在却拿着汉人工匠做出的长矛弓箭,对着自己的同胞施放!
破城之后,我定将这些无耻的叛徒杀个干净!赵时赏一边擂鼓,一边欣慰的看到义军士兵攻势如潮,坚固的赣州城在这潮水的冲击下,已然摇摇欲坠。
义军左营第三都都头吴国忠,第一个登上了赣州城头。他避过垛口毒蛇般探出的一杆长枪,粗壮有力的大手攥住枪杆往后一扯,堞垛后面敌兵就被他扯了出来,借着一扯之力,吴国忠身子往前窜,躲开了另一柄弯刀的劈砍,右手手刀向斜上方一撩,给那元兵来了个开膛破肚,肚子里零零碎碎的东西流了一地,狂号着栽下了城去。
此时吴国忠的左手还抓着那杆长矛,长矛的主人和他面目相同,是个新附军,见平日里凶狠残暴的蒙元主子像条狗似的被杀掉,他此刻早已吓得傻了,握住长矛的两只手抖抖索索,上下牙齿格格打架。
同文同种的汉家儿郎,却投降鞑虏为虎作伥!吴国忠毫不客气的一刀横削,偌大一个人头飞起三尺,尸身兀自握着长矛缓缓倒下。
吴国忠在垛口将手中刀一扬:“兄弟们上啊,赣州城破了!”
城中的百姓们,早已暗中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