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国债(1 / 4)
大年三十晚上,整个南京城内开始鞭炮齐鸣,在南京城钟鼓楼上,响起了一阵悠扬的钟声,随着钟声的响起,在钟声之中大中朝终于送走了他们立国之后的天元元年。
虽然眼下南方尚未归服,陕西大中军还在和大顺军厮杀,可是南京城之中,却已经是一片祥和之色。
大中朝的建立,加上大中军的行动,彻底摧垮了南直隶的明朝势力,将许多根深蒂固的家族,连根拔起,并且在无数大中朝官员以及兵将的努力之下,迅速的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肖天健也为了答谢那些为了大中朝忙前忙后的文臣武将们,特意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在宫中设宴,宴请朝中诸臣同乐一下。
席间肖天健也放开了心怀,请出了三个皇妃作陪,和诸臣推杯换盏痛饮了一场,时间真的如同白驹过隙一般,眨眼间他回到南京城便已经三个多月的时间了,随着他的还朝,大中朝也开始频繁的调整了起来。
原本仅仅是搭建起来的框架,在这几个月间,被迅速的完善了起来,一批批经过选拔和考察之后的官员,开始走上了他们的岗位,为大中朝的振兴效力。
这些官员之中,既有一些是前朝旧吏,也有一些是通过科考选拔出来的新秀,更有一些之前并未在大明朝当官,但是却在民间声誉甚隆的贤士,随着大中朝的崛起,这些人纷纷被肖天健启用,充实到了各地为官。
虽然这次大宴群臣规模不小,但是却还是有不少大中朝的功臣并未能赶上参加这次大宴,其中军中诸位大将,像阎重喜、罗立、刘宝、石冉、罗汝才、李栓柱、王承平、刁正、李凌风、赵卫国……等等大将眼下都因为军务在身,正在各地驻守,另外还有像卢象升这样的重臣,也需要在各地主持政务,所以不可能都赶到南京城参加这次肖天健的大宴群臣,能参加大宴的也仅仅是一些留在南京朝中的大臣和武官。
说起来是一场大宴,但是肖天健再一次表现出了他的吝啬,在宫中所置办的酒宴,菜品并不算多,而且都是一些常见食材,虽然有些山珍海味,但是也仅仅是普通之物,好歹这些菜肴经过名厨的调理之后,味道尚算是可口,要不然的话真就会被人鄙视了。
不过肖天健在大宴之前,也说过了,大中朝新立不久,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到处都是要花钱用钱的地方,不管是他还是诸臣,都要勤俭持家,不得铺张浪费,更不能骄奢淫逸,毕竟现在大中朝还有无数百姓,连果腹之物都没有,他们这些执掌国家之人,便无理由太过享乐。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