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划分守地(3 / 4)
一带留下没有逃走的老百姓乃至乡绅们,无不欢呼雀跃,连声叫好,有些乡绅连夜便开始安排下人,把家里面的猪羊赶出来,又起出一些粮食,装满了几坛子的酒水,天一亮便朝着山海关一带赶来,为明军祝捷,虽然他们有点担心大中军会不会来到这里之后,效仿其他地方,对他们这些有钱人抢掠,但是现如今他们也知道国事不可逆转,大明已经完了,现如今如果大中军挡住建奴的话,那么今后他们便要在大中朝治下为生了,所以现如今还不如先去跟大中军讨个好去,所以他们这些乡绅,便也为大中军那边准备了同等的一份祝捷贺礼。
至于老百姓就更好说了,他们才不管谁来执掌天下呢!总之他们最怕建奴鞑子入关,先前他们害怕,都躲着大明守军,不太敢前来助战,可是现如今得知大中军也加入到了战团之中,跟着明军一起打鞑子,所以底气便足了,于是纷纷在乡绅们的组织下,扛起了家伙式子,纷纷也跟着赶往了山海关,打算去为明军或者大中军助战,他们杀敌不成,起码搬运个东西没有问题,为了挡住鞑子入关,老百姓是不遗余力的。
一整天的急行军下来,虽然左路军上下兵将都很疲惫,但是阎重喜考虑到军情紧急,还是下令当晚便开始和明军守军换防,整个山海关城西一带的边关上面,整夜里都是灯火通明,灯球火把亮子油松,把整条长城沿线都照的雪亮,星星点点的火光如同一条灯火长龙一般,横亘在山野之间。
不少明军扯下了边墙退出了敌楼,将守御的地点移交给了大中军,而他们则大批开始转向了山海关主城和东罗城之中驻防,部分明军则受命留下,充当大中军的辅兵,帮着大中军守关,这一下把左路军的那些参谋们可忙了个四脚朝天,随着参谋制度的推行,诸军主帅发现一个好处,就是有了这些参谋之后,他们可以少动不少的脑子,也少费不少的力气,将许多事情交给这些参谋部的参谋人员去考虑和安排,而他们只需要对参谋们提出的各种建议,下决断即可,这让他们既少出错,又能偷懒,所以他们又何乐而不为,于是立即奉命也都在各自手下成立了参谋部门,由肖天健抽派了一批参谋,又从诸军之中抽选了一大批有参谋潜质的军官,在诸军之中成立了参谋分部,参谋最低配备到了营一级的单位,下一步肖天健打算将参谋甚至直接配备到连队一级去,来完善参谋制度。
所以像这样换防的事情,阎重喜基本上不必怎么操心,参谋们便拿出了计划和各处守将的人选,阎重喜只需要根据他们的计划,稍作考虑和调整之后,便点头下令执行,故此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