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失踪(7 / 9)
的下人,一批将这份口供带到了京城,交到这位高相国手上。这回有了人证,也有了物证,可是他们这种做法,也是违法行为,于是找到允升,让他通融几句。
允升一个老实人,本来因为弟弟谋反,胆子就得更小了。一听脸上变色,也不知这个亲家做得对还是不对。至少人家女儿被夏竦害死了,不能不管吧。
他匆匆忙忙进了宫。
赵祯听了也面面相觑。这回高家终于找到了证据,但这种手段太过份了,不管怎么说,现在夏竦是带着参知政事的官衔,知均州的。不能随随便便地就绑架他家的家人吧。这与前几年擎英对付吕夷简的手段并无二致。
可是夏竦谋害人命不能不管。
不知如何是好。
连夜将王曾等人召进宫来商议。王曾同样也不知如何处理,但有一个关健,必须让夏竦进京对堂公薄。可就是夏竦承认了,也未必好办。首先宋朝刑不上士大夫,夏竦作为一个曾经的中枢大员,也没有犯谋反罪,按照律法,不至于处死。最多罢官罢了。可现在看到高相国这个架势,这件案件不还高家小娘子这个公道,高家誓不罢休。如果将高家激愤起来,只要向大理鼓动一下,将大理激起民愤,就不知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将这民愤平息下去。
还有,在夏竦案发之时,大理还不是真正属于宋朝。也就是说不能按照宋朝律法处理。不然,某些时候为了迅速使征服地区平息,采用一些激烈手段,一一归还公道,首先石坚就得处死。一个大洋岛、一个交趾占城,在石坚政策下,多少土著人被杀。不但石坚,几十万将士,上到狄青杨文广,下到普通的士兵,都要一一处死?
于是将石坚喊来。
石坚想了想,如果案件断定下来,夏竦是不能处死的。毕竟刑不上士大夫,还有当时大理与宋朝的关系模糊不清,但要处理。这与士兵镇压叛乱百姓是两回事,那是为了使开辟的疆域迅速安定。就是这样,石坚还有一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收买民心。可是大理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人家毕竟臣服于宋朝。而且夏辣并不是为了公事,纯是为了自己高兴,玩弄一下再为了名声,将这几个女子害死的。
至于高家,石坚主动答应下来,思想工作他来做。只是石坚请求不要追究高家这次违制的责任,算是补助一下高家的心吧,反正现在法制也不健全,人制大于法制。不过他前世的说以法治人也是一句空谈,不要说在专政下老鼠耗子一大堆,同样在美国也是空谈,只要有钱,照样成为第二个辛普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