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大宋之风流才子 > 第684章 立说

第684章 立说(4 / 18)

“还有臣也要早迟退出朝堂,否则满则损,这也是全了皇上与臣一段君臣相宜的佳话。臣曾批驳过武候一生最大的失误,就是太小心谨慎,事无大小,无不亲为。结果武候一死,蜀立即灭亡。现在是到了放手的时候。况且臣也不是真正放手,还在朝堂中监督着朝政。最重要一件事,臣那天有所感悟,想编写一些书籍,修正经义。这才是长久的大事啊。”

“著书立说?你真要写书?”赵祯好奇地睁大眼睛问道。

“不错,因为古之诸子离现在时间太遥远了。后人修正经义时多加上各自时代元素,加上一些喜盗名者狂篡圣人之言,多有伪篇。臣想把它们尽力矫正过来。这是其一。格物力强,有了它可以使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国家强大。可无圣人之言,教之礼范,结果整个国家的百姓尽驱利行,最后道德败坏,人心酷寒,到最后丧失廉耻仁义。这比格物学还要重要啊。”

这是石坚第一次将道德摆在格物学上。

为什么在文革时发生了那么多悲惨的事,百姓没有怨言?不要说洗脑。后来开放后,也在洗脑,可人心变得寒冷。比如在马路上一个老太太被车子撞到了。千万不要扶,弄得不好老太太就说是你车子撞的。再比如看到马路上一个楚楚可怜的小姑娘说没有钱上学的什么,不要救,这是一个高明的骗术。

这中间就是为了使百姓知道发家致富没有错,从基础上改变老百姓的思想观念,从而带动整个国家富裕。结果忽视了道德的教育,使人驱利而行,人心变得冷漠起来。甚至石坚看到他楼道下面有一户邻居,女儿以前从事那个行业,嫁了一个老实的青年。后来看到收入不高,其岳母想法子挑拨离间,使其婚姻破裂,唆使女儿再从事那种行业,她还在这个店里打下杂。笑贫不笔娼,道德风气就到了这种地步。结果有许多老人宁可重新过文革那种生活。也就是这原因。物质富裕了,精神却空虚了。

这也是石坚想要写在书中听话,按照道理来说,这就是唯心与唯物的平衡。当然这只是这两种对立主义的表层现象。

现在离春秋很遥远了。必须重新出现一种完整的哲学,一旦树立起来,将会使以后的理学消失。而这种理学才是石坚最担心的。

当然赵祯不知道石坚想法。可他知道立万世言,这是多大的功德,比起在朝堂上所做的一些政务,不能相比。

石坚又说道:“当然,到了消灭契丹时,臣会领兵前往。而且这样一来,还有一门好处,契丹各部以为臣醉心著书,不会加以防范,相互之间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