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立说(15 / 18)
事,一旦得知他们的下落,一定会将他们救回去的。
贺媛眼泪再次涟涟。可是写什么呢?
经过了争吵。石坚也不可能让他们吵个没有完没有了。象这样下去,不要修所有重要的经史子集加上各种宗教书籍了,估计修到下一辈子也不能完成。最后石坚亲自拍板。
可还有一些顽固不化分子,这些人可不管你是石坚,还是吕夷简,只要他认为是真理,就决不会妥协。最后石坚亲自马,与他们展开辨论。三天后,石坚喉咙都快说不出话来。才将这些人辨服。
孙复等大儒主笔,石坚润笔。这本《孟荀正解》终于面世。因为所有主笔与润笔的都是一方大儒,还是第一本书,可以说无论内容,还是文笔,不但华丽,而且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并且从京城往外开始,都在传扬石坚将要写什么样的书,居然连宰相都放弃了。再加上那天的异象。这本书一面世,就被哄抢一空。如果不是现在的科技造成生产纸张变得容易起来,都会造成洛阳纸贵的局面。
这本书不但阐述了孟荀写作著作时的背景,以及从背景来分析他们所阐述的意思。而且还写了后人所有的注解,批注了其中的优劣。同时也标明了石坚的看法,各个大儒的看法。孟荀两本书没有多少字,硬是写成了一部大部头。这也是历史第一次这么祥细地解释孟荀真义。
连朝中的许多大臣,都人手一本,捧在手里摇头晃脑地颂读。
虽然还有反对声音。可是因为孟荀的地位,以及石坚现在的声名,还有石坚兼就了各个大儒的一些看法。这些争议的声音并不大。
这才让石坚松了一口气。如果第一本书就将整个朝野吵翻了天,后面再写就难了。
石坚这才开始撰写第二本书。编修《墨子》。虽然是一个大家,可同样墨家现在的影响力不大,修正引发的风暴也不会大。
但小皇帝来到他家中。不来不行。大理君臣到了京城了。大理这位高相国跑到夏府上要人,你把我女儿呢?
夏竦很尴尬,心里面将石坚家中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遍。夏竦也考虑过石坚的那次说话,那意思摆在哪里,允许他们犯错,但得认错,可认错了,自己名声扫地了,还有机会再东山再起?
他一面命亲信将后面尾巴清扫干净,一面继续忽修大理高相国,也就是现在的褒国公。说法与在石府说法基本上差不多。反正你家女儿我送走了。你们家教松,任一个黄家闺女在外面跑,我怎么负责。
这位大理相国